陳國坤
摘 要:從任務驅動和分組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單獨應用時存在的問題,并以汽車的一體化教學為實例,對“任務驅動+分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教學優勢及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汽修教學;分組合作;任務驅動
一、 任務驅動和分組合作的概念
任務驅動的教學法是把學習的知識隱藏在任務當中,經過學生對任務的探討研究,確定應用的知識,通過老師的指導從中找出解決辦法,通過完成的任務來懂得建構知識的意義。
分組合作是將整個班級的學生按其心理素質、性別、學業成績、思想品德等來分成多個活動小組,在進行教學時,必須以小組為核心,使學生進行嘗試探索,相互合作,同時還要按小組的考核成績為獎勵與評價的標準。
二、 在教學法中單獨應用任務驅動或分組合作方法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法中單獨應用任務驅動或分組合作方法,也起到一定教學作用,然而在進行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任務驅動的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不易掌握學生的層次,課堂授課出現偏差大;二是有十分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三是設置任務不夠明確致使學生思路混亂。
(二)分組合作的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進行學習合作時,各小組間的成員沒有合作的心理素質,達不到交流互動的作用效果;第二,在進行合作前沒有準備充分,就開始盲目地探討分析,缺乏小組合作的秩序性;第三,在進行學習合作中存在內容,問題相對簡單,沒有研究,討論,交流的作用。
三、 根據教學的相關案例來分析“任務驅動+分組合作”的教學法
在進行汽車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診斷汽車故障的任務,單憑個人完成學習任務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后進的學生,在沒有老師講解的情況下,讓學生自行完成任務是有很大困難的;我們以診斷啟動汽車的電路故障為例來進行以下分析:
(一)認真策劃設計任務,開展學生的針對性教學活動
我們以真實的教學案例為依據來開展教學任務的學習,還要以故障現象與顧客的需求為媒介,突顯教學任務的可行性,具體性與真實性;老師在課前進行準備時,根據車型的啟動特征,設置三處汽車故障,就是啟動汽車繼電器的觸點燒蝕,插頭連接處松脫與啟動汽車的保險絲熔斷。這幾點故障的設置是這次課堂教學的設計任務,以恰當的汽車診斷思維再與測量方法的準確性相配合,掃除汽車故障點,完成汽車能夠正常運轉啟動機能的教學任務。
(二)設計合理的分組,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
從學生的實訓器材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等來考慮,以后進生,穩定學習水平與學習強的學生相結合的原則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將每組的“中堅力量”任作組長,負責協調組織小組的活動內容,分配合理,并記錄學習探究的過程,運用考評的辦法,把學生的“利益”綁到一個小組中,實現學生團結合作,共同成長進步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收獲
在此次教學課題提出后,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故障車輛,讓學生清楚此次的教學目的;首先讓學生對此次的教學任務進行分組討論,清晰任務思路,說出解決任務需要的知識,以及應用的測量方法等;經過討論提出問題,以往的問題可讓學生去回答,而含在本次教學任務中內容就可作為學生研究的對象,經過老師引導,啟發學生解決問題;結束討論后,老師讓學生通過因果圖來分析系統電路圖中的故障,然后制定出詳細的故障診斷計劃;在制定診斷設計時,老師可巡回傾聽,激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想象;如果出現操作規范,安全隱患等情況時,老師要及時指導,在討論過程中完成制定診斷故障的計劃。
(四)組織互相幫助的合作小組,使學生進行研究合作
學生在診斷計劃的實施過程中,他們都有相同的目標定向與期望,加強學生的整體榮譽感,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經過互相配合,操作測量,分析,討論;使學習好的學生主動去幫助那些后進生,加快后進生的學習腳步,由每組的“中堅力量”認真記錄測量的數據和操作的詳細過程并與小組成員一起分享;然而因為每個小組診斷計劃的討論結果并不能達到完美的程度,而且老師應引導學生有正確思路,以操作測量的標準規范為前提,因此每個小組都未完成全部的教學任務;并且,在學習興趣與氛圍的影響下,再與其他組進行交流溝通,交換彼此意見;老師在對其意見進行相應指導,使其明白組中出現的問題;再對診斷計劃進行重新修訂,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教學任務。
(五)實行小組互評,老師指導點評
完成任務后,小組間先進行自我評價,組長做個人評價記錄;每組的組長說出本組的計劃診斷與任務實施的測量數據及步驟;再與別的小組交互評價,完成組間評價;老師在針對任務完成中存在的問題和各組的表現,正確的方法測量,合理的計劃診斷等進行標準性的評價,并給每組學生打分,同時把本次的教學信息給學生反饋回去,并且老師還要針對此次教學任務的難點,重點進行歸納總結,而且提出自己合理的診斷故障思路。
四、 任務驅動與分組合作在教學中存在的優勢
(一)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
在任務驅動與分組合作的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生都有與其他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問題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學生的經驗水平,認識特點有所不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不同,在學習合作過程中,能更全面地理解知識,有助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減輕老師的負擔。
(二)加強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
使各小組的學生能充分進行膽量,思維,交流的有關訓練,在學生的交流中養成獨立,自主,自覺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加強學生與社會交往的能力,使其成為開放型的社會人才。
(三)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融入到集體的學習合作中,培養學生合群性;從而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五、 結束語
技工學校的汽車一體化教學應用了任務驅動與分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成為教學任務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表達與傾聽能力,加強辯論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且還使學生懂得與人的交往和互相欣賞的相處形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潛能與個性特點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占魁.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16(7).
[2] 林勇濤.關于當前中職學校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6(9).
[3] 朱志廣.職業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