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為了充分激發高職模具專業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興趣,便需要老師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有效增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率。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具體論述高職模具專業“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旨在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機械制圖”課程;高職;模具專業
在高職機電類專業的發展過程中,“機械制圖”課程作為其中一門基礎類課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制圖看圖技能,以便能夠更好地滿足機電行業崗位的要求。然而,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便需要全面論述“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
一、 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專業課程融合
在高職模具專業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機械制圖”課程是一門非常基礎的課程,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因此,針對“機械制圖”課程的相關教學,應尤為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樣有利于促進專業內各學科課程的有機融合。首先,在教學“機械制圖”課程時,教師還應積極融入金屬工藝、機械制造以及機械設計等內容,并著重體現各專業課程之間相互滲透的思想,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機械技術體系;其次,則是應在高職模具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方面予以創新,有效結合高職模具行業的生產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高職模具專業“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內容。例如,針對機電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實際,將部分與機電設備相關的識圖分析能力亦引進“機械制圖”課程中,以同時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此同時,通過將“機械制圖”與金工實習相結合,以達到強化學生加工技能的目的,進而組織學生在獨立設計以及在制作機械零件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深切感受到課程實踐的重大意義。最后,可邀請優秀的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到“機械制圖”課程的改革與建設中,為高職模具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從而在確保“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內容合理性的同時,通過與企業生產實踐的結合,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最終從根本上提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率。
二、 合理引入AutoCAD內容,體現現代制圖工具和方法
在現代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繪圖技術也已逐漸被各大領域所廣泛運用,并成為了當前企業產品研發、提高產品質量進而增強資深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可見,計算機繪圖不僅是作為機械設計中一種極為重要的方法與手段,亦應成為當前高職模具行業人才所必須掌握的一項基礎性技能。通過將機械制圖與計算機技術合理地結合起來,為當前高職機械制圖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尤其是在AutoCAD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更是要求高職模具專業學生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與相應的計算機繪圖能力。因此,為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應積極引進立體概念,從而在確保教學全面性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計算機測繪的重要作用,進而促使計算機輔助三維造型設計、工程制圖等內容緊密結合,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圖形,從而為高職模具專業學生的發展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還需要強化學生AutoCAD繪圖訓練,讓學生制圖能力能夠得到顯著的增強。
三、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促進學生靈活掌握教學內容
在“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老師應該有效結合理科學生和文科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合理地融入新知識,以便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繪制”的內容時,由于部分圖形的結構涉及中學時期的幾何知識,其理科的學生則了解,而文科的學生并未學過,所以并不知道如何進行繪制。因此,老師在課堂的實際講解過程中,首先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找一幅簡單的平面圖形,讓每一組的學生根據提供圖形的形狀和尺寸,恰當地使用語言來描繪每條線的位置,并讓同一小組的學生不看圖形而只做記錄。這樣在描述的過程中,則有部分同學提出:“這是什么線呢?”直線還是曲線呢?如果是曲線又需要問半徑是多少呢?通過學生相互提問、相互回答,則能夠自然地畫出圖形。即便是圖形勾畫的并不完整,也并沒有多大的關系。通過創設這樣的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繪圖的順序,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機械制圖”水平。
四、 采取多元化考試方式,注重考核的合理性
在“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為確保學生“機械制圖”水平的有效提升,其所進行的考核也應采取理論聯系實踐的方式,以重點考核學生的實踐操作以及對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與此同時,在具體的考核過程中,教師也應謹遵照“循序漸進”的考核原則,如針對第一學期的考試,因學生才剛開始接觸“機械制圖”專業的內容,因而考核應主要以考查學生對理論與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而隨后的考核則應綜合考評學生于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至于在開設了AutoCAD課程后,可將AutoCAD技能考核也納入考核體系中,如此方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并最終確保學生手工繪圖與計算機繪圖能力的有效發展。
總之,高職模具專業機械制圖課程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將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充分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持以增強學生的崗位競爭力為根本,從而促使高職模具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良瑞,余云.“3+2”中高職模具專業機械制圖課程銜接的研究與探索[J].時代農機,2017(1):172-173.
[2] 田欣,肖志勇,孔慶玲.高職高專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機械制圖》課程設計[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