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的現實情況與需求,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結論,以期通過新的評價機制全面分析大學生不同方面的特質,全面、準確地反映大學生的個人創業素質情況,使大學生創業素質的評價更加科學和全面。
【關鍵詞】創業教育 創業素質評價 大數據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5年山東省青少年研究規劃項目(青少年政策與事務研究)“駐青高校創業大學生社會支持體系構建研究”(編號:SDYSB150227)階段性成果;2015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課題“基于大數據應用的高校學生素質測評學分制體系設計與實現”(編號: SJY201504)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234-02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
大數據基于信息網絡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通過廣泛的數據、信息收集方式有效地整合內容,從而形成巨大信息數據系統。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結構復雜、數據更新速度快等特點,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全面收集與學生相關數據,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有效挖掘和分析其中蘊藏的海量數據,探索大數據時代的教育新模式和新方法,對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現狀
創業素質的評估是對思維方式、知識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性考核,傳統評估方式考察指標數量有限,考察形式單一,更偏重于主觀評價。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創業素質的定量評估,將實現以往偏于主觀的評價模式到科學、客觀、全面考察的跨越,為高校創業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三、創業素質評價機制創新研究
(一)加強引導,營造大數據氛圍
高校要抓住時代的發展機遇,提高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逐步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的氛圍。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指引下,積極利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時代新技術,努力促進“一套評價機制,多方數據收集,全面綜合評價”的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格局形成,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科學化水平。
(二)明確原則,完善評價指標體系
(1)全面性原則,評價指標要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覆蓋大學生綜合創業素質的內涵和特征,設計意見的征求要覆蓋與大學生創業全過程相關的機構和人員,從多個層面和維度反映學生創業素質。
(2)層次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要層次分明,下級的具體評價指標要能對上級綜合性指標做解釋和分析。
(3)科學性原則,評價指標設計要具有針對性,相互之間不能重疊和有因果關系,從而全面反映大學生綜合素質。
(4)可操作性原則,各項指標的設置要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做到簡單直觀,便于學生、教師等參與人員進行操作。
應以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創業心理素質、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企業運營知識等素質為基礎,綜合研究國內外已有的評價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初步設計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問卷調查、資料查閱、座談調研、特殊個體分析等多種形式調整各層級指標設置和權重分配,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三)開搭建平臺,整合構建數據系統
應搭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素質評價平臺,力求層層密織,讓嚴密的數據網絡實現全面覆蓋,讓大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管理者、實踐機構都參與其中,匯聚學生自我評價、家庭生活、課業學習、實習實踐、后勤服務等多個方面的數據,確保創新創業素質評價信息的全面、準確。
(四)科學分析,努力實現因材施教
充分利用大數據量化研究的優勢,依據指標體系,建立科學的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算法與模型,通過嚴謹的數據分析與挖掘來捕捉每名大學生的基本特質,構建“多位一體”的大數據檔案,實現“一生一檔案”。通過系統生成圖示、表格、評價報告等多種評價結果描述形式,實現學生素質評價結果的可視化展示,幫助教師準確了解大學生創業綜合素質,有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決策,進而推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精準選拔大學生創業人才,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升創業人才培養效果。
四、結語
基于大數據視角,建設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機制可以科學、全面地反映創業者知識、能力、素質和潛力,使“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創業教育成為可能,為高校創業教育改革提供發展新方向。
參考文獻:
[1]楊天中,孫躍.大學生創業素質與領導者素質比較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4(8):18-20.
[2]王晨曦.基于數據挖掘的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
作者簡介:
王力禾(1988-),男,工學碩士,輔導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業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