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嘉
摘要:文章以教育部2013年審定通過的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和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中圓的課程內容為研究對象,從幾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各自的特點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人教版;蘇教版;圓
數學教師對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圓屬于圖形與幾何這一領域。這個版塊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分別是:掌握求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的方法,為進入初中后更深入地學習圖形與幾何的性質奠定了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視這部分課程內容。本文以圓這一課程內容為例,選取了教育部2013年審定通過的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與蘇教版的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材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一部分課程內容的幾個編寫特點進行分析比較。
一、 教材知識點的比較
人教版六年級圖形的認識這一課程內容共計5個知識點,分別是“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扇形”“確定起跑線”。蘇教版五年級“圓”這部分課程內容一共4個知識點,分別為“圓的特征”“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扇形”。
第一,從數目的比較分析中可以得到,人教版和蘇教版的知識點數目基本一樣,兩個版本知識點的設置緊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定的課程目標,符合課標中這一部分課程內容的教學要求。
第二,從課程內容的比較分析中可以得到,人教版中“確定起跑線”這一知識點沒有出現在蘇教版教材里。“確定起跑線”是一節圓有關知識點的綜合應用課,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并且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內圈比外圈要短”,通過相關數據計算確定起跑線位置。這節內容可以考查學生對圓周長公式c=2πr中的c、r的靈活運用能力。同時,可以體現出人教版強調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第三,這一學段教材中圓這一部分課程內容的設置應該經歷由實踐到理論,由具體實物到平面圖形、由辨認圖形到去發現圖形的特點,推出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公式,會用這些公式解決問題,而新的兩版教材中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二、 課程內容呈現方式的比較
1. 內容的組織方面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材中圓這一單元的內容和蘇教版教材相比較,兩個版本的教材都采取了相似的內容組織手段,都分別從簡單到豐富。兩個版本的教材都比較推崇情境教學法,以此吸引學生的興趣,充分抓住了小學生在此年齡段的心理特點。例如,他們會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對有趣的問題投入巨大的注意力,所以,這兩本教材在此內容中插入了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圖片,使書本上的文字,數學符號變得生動,這樣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數學不僅僅只是數學,它既可能平凡地存在于生活的瑣事中,又可能偉大地留史于歷史的記載里。為了引導學生們動腦思考,兩個版本的教材都適當增加了一些卡通人物的對話,增強了文本的趣味性。
2. 欄目設置方面
人教版與蘇教版兩種教材設置了類似的內容欄目,體現出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水平比較接近。另外在欄目設置方面,體現出蘇教版更加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在第一個知識點“圓的特征”里,蘇教版給出了三幅學生使用圓規的照片,老師指導學生正確地使用圓規,強調了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人教版和蘇教版教材都分別在“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里插入了數學史的相關故事,例如人教版介紹了我國偉大的古代數學家祖沖之,還介紹劉徽和他的《九章算術》,里面還有一句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蘇教版教材在這部分課程內容中也有設計類似的這一欄目,并且內容也很相似。
三、 習題水平的比較
從習題的數量來看,相同知識內容中蘇教版的習題數量(75題)要多于人教版(62題),從習題的水平上來看,兩個版本教材這部分課后習題水平主要集中在領會、運用階段,識記水平階段的習題則較少涉及。人教版與蘇教版教材中識記、領會水平的習題各占3.2%,13.3%;67.7%,66.7%,運用水平的習題各占29.1%,20%。經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領會和運用水平的習題是這部分課后習題的主體部分,特別是運用水平的習題占一半多的比例,可以看出教材重視學生能否靈活使用數學公式或數學定理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也能測驗出學生是否扎實地學習數學。
四、 結論與建議
兩個版本的教材有明顯的區別,蘇教版數學教材在圓這部分課程內容上更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人教版數學教材在圓這部分課程內容上更關注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書中特別說明這一點的就是“確定起跑線”的設置。人教版里這個知識點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圓的周長公式等相關知識不是只死板地活在數學教材里,人們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的價值,根據這些公式設計操場的起跑線,確定比賽跑道的起止點,它為人類生活帶來樂趣和便利。但筆者認為人教版上此知識點所需數學思維水平偏高,在學習中需要學生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探究時間,要給學生留夠思考的時間。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各種現象,這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參考文獻:
[1]黃偉.人教版與蘇教版二年級教材中圖形認識課程內容的比較[J].科教導刊,2014(10).
[2]李聰霞,李成昌.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建構——“確定起跑線”教學實錄與評析[J].小學數學教育,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