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霞 湖南科技學院
淺談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胡麗霞 湖南科技學院
高校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理工科專業中主要學科之一,從設立之初到現在,盡管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培養了眾多優秀的人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由于自身特性,知識較為復雜、抽象,在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所以其中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嚴重影響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質量。基于此,需要進一步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系,促使學生能更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本文就此展開分析,從多種角度來剖析其中的問題,提出合理對策予以實踐。
C語言程序設計 學習素養 教學體制
在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作為一門理工科專業的基礎課程,所占據的地位較為突出。尤其是在高校教學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計算機專業收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要,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教學體制,推行教學內容創新。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對于學生后續學習和發展影響較為深遠。由此看來,加強對其研究,可以推動教學創新,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在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由于學科自身特性,是理工科專業的基礎學科,知識學習難度較高。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主要是以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將知識強制性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式聽從教師的安排,學習主動性缺失。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并且實際演示后,由學生自行訓練,盡管此種方法將理論和實踐整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知識學習難度較高,所以這種方式難以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知識,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在當前的教育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明確自身的引導作用,并非是課堂主體,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但是由于教師自身教育理念的陳舊,更多的是按照自身教學思路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只能被動式聽從安排,學習主動性缺失。尤其是師生之間溝通和交流不足,教師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困難重視程度不足,更多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存在困難,長期累積,后續知識學習難度更高,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局限性較大,未能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課程內容,更多的是局限于抽象的理論知識講述,難度較高,不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也正是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實踐課程所占課時較少,很多學生畢業后掌握了充分的理論知識,但是實際操作中卻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有待進一步完善。
為了可以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應該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創新,對現有教材更新換代。需要在了解當前專業學生的生源情況和素質水平,有針對性的進行教材內容編寫和創新。同時,對于傳統教材中的內容,應該秉承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保留原有教材中精華內容基礎上創新,利用原型法優化教材內容設計,進一步將理論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只有這樣,才能同實踐教學有機整合在一起,提升教學質量。
對于C語言程序設計專業內容的掌握,首先應該從宏觀概念著手,促使學生可以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逐步轉變為微觀化教學,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究問題,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掌握知識,降低學習難度。采用任務教學法,即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當做是任務一樣來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開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層次理解和掌握,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C語言中函數模塊化離不開順序、分支和循環結構的支持,結合教學需要靈活的采用這三種結構,滿足實際教學需要。
借助現代化技術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可以加強廣大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加自由的發表見解,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決和幫助。同時,實踐討論過程中,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缺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打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成效。
綜上所述,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通過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創新,有助于進一步提出學生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掌握合理學習方法,深層次理解和記憶知識,提升學習效率。
[1]趙震偉.應用型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5(24):175.
[2]聶豐英.民辦高校本科《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方法探討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30):104-106.
[3]莫淑怡.邊疆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才智,2015,23(1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