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蕾潔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教育局
依托智慧校園,培養創新思維
藺蕾潔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教育局
智慧校園,其實質是學校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校園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建立起多層次、創新型、開放式的現代學校,提高辦學的質量和效益。本文從信息時代對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出發,分析了學校開展智慧教育的重要意義,智慧校園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的新變化、新特點.
信息時代 大數據 智慧校園 課堂教學
當今學校已在建設寬帶網絡校校通、教學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三通兩平臺”基礎上,逐步轉化為智慧校園的發展趨勢。開展智慧校園有何意義?它對學校教學將會帶來什么影響?當前開展智慧校園應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這些問題作初步的探討。
教育是一個產業,產品的好壞需社會的檢驗。智慧校園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我們對智慧校園的討論也必須從信息時代的特點談起。
信息時代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具有發散性思維、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及信息能力,即具備高度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而不應當是只接受知識、不善于創新也不敢于創新的知識型人才。創新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度、任何民族"進步的靈魂",在信息時代,由于競爭的激烈,對人才的創新素質的要求顯的猶為迫切。
(2)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具備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
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學習者學會認知,另一方面需要社會構建完善、方便的終身教育體系,使人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進行知識更新。對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以外,還要求其內容科學、方法優化,使學習者可以優質、高效地接受教育。
(3)開展智慧校園,是信息時代最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方式。最后,智慧校園龐大的信息資源平臺、優越的信息技術設備和多向交互功能為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網絡服務日臻完善的時代,面臨的是一個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智慧校園將成為一個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作為學習轉型、教法升級、素質提升的新引擎,達到學校智能化管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人才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體現了學校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
隨著智慧校園的開展,學校將逐步形成依托校園網絡的數字化校園環境。包括教學資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統,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學生管理、考試成績查閱、緩考申請等)系統,電子校園(包括實時授課、點播、答疑、作業提交等系統以及數字圖書館等)、學生一卡通(學習、購物、交通、借閱書籍)等等。
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改變人們交互的方式,提高實時信息處理能力及感應與響應速度,以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多媒體化、非線線性化內容,增強記憶連續性;更為重要的是學習內容更新迅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將有利于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目前,我們歸納智慧校園主要有以下三種特點:
(1)寬帶泛在的互聯:各類寬帶有線、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校園中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的全面互聯、互通、互動,為學校各類隨時、隨地、隨需、隨意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寬帶泛在網絡作為智慧校園的“神經網絡”,極大的增強了教師、學生、家長信息獲取、實時反饋、隨時隨地智能服務的能力。
(2)智能融合的應用:現代學校及其管理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新一代全面感知技術的應用更增加了學校的海量數據。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計算,通過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與分析,并引入綜合集成法(綜合集成研討廳),通過人的“智慧”參與,大大提升決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大成智慧工程將構成智慧校園的“大腦”。技術的融合與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云”與“端”的結合,推動從個人通訊、個人計算到個人制造的發展,推動實現智能融合、隨時、隨地、隨需、隨意的應用,進一步彰顯個人的參與和用戶的力量。
(3)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重塑了現代科技以人為本的內涵,也重新定義了創新中用戶的角色、應用的價值、協同的內涵和大眾的力量。注重從教師學生需求出發,并通過維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強化師生家長的交流,匯聚公眾智慧,不斷推動學生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以人為本實現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還有更多特點,待進一步開發。總之,我們要推進智慧校園體系建設。完善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工程,推動智慧教育事業發展,重點建設教育綜合信息網、網絡學校、數字化課件、教學資源庫、虛擬圖書館、教學綜合管理系統、遠程教育系統等資源共享數據庫及共享應用平臺系統。繼續推進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建設學習型社會。
智慧校園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重大抉擇,智慧校園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大膽涉足;但與此同時,不應完全否定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長,學校應充分發揮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圍,注重教學的優化設計,尋求課堂教學和智慧校園的最佳結合點,優質高效地培養能夠適應時代要求適合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
藺蕾潔,女(19871026),漢族,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本科,小教二級;研究方向:大時代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