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芳
摘要:隨著中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終身教育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說內容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傳統初中語文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標下的教學需求,而初中語文小說的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充分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與其生活經驗密切關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生活化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認知也在不斷的改變,基于此,初中教育教學一直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生活化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因此,通過將生活化與初中語文小說教學進行融合,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一、 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現狀
1. 專業知識儲備不足
文學批判流派比較多,而且變化也比較迅速。例如,小說敘述方式包括敘述時間、敘述模式以及敘事角度等,其中敘述模式包括性格、情緒以及意向模式等。以上都需要語文教師深入研究與系統性學習,并將其有效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但是,目前很多語文教師并不具備學術敏感性,因循守舊,其小說教學缺乏深度。
2. 教學方法僵硬
因為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采用技術性訓練的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都面臨著非常大的應試壓力,無法有效落實文學教育任務,由此就產生將文學作品視為實用文體教學的情況,這就增加了語文教學的枯燥性與乏味性。
3. 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
傳統語文教學中,對小說篇章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從“情節、人物、環境”三要素入手,分析主題,歌頌了什么,批判了什么等,這種對小說概念性的分析和解讀不但使得學生們逐漸失去了對小說的興趣,而且影響學生們的鑒賞能力,甚至產生了程式化的理解和分析小說的情況。例如我校語文備課組對于《我的叔叔于勒》一篇的教學,教師們通常會安排這樣的教學環節:梳理情節,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題概括。通過人物性格的分析總結出文章中對金錢社會冷酷人際關系的批判。這種歸納主題,分析人物的思維定式,不僅禁錮著學生們的思想,而且使得教師們也局限于其中,使教學內容不能夠深入,背離了小說語文教學的初衷。
二、 初中語文小說的生活化教學分析
1. 不斷增強教師的小說閱讀意識
俗話說,讀書是提升教師修養最有效的方法,教師不會閱讀文學經典,那么就會在小說教學中出現人云亦云的情況,缺乏文本美感,也無法實現小說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銜接。因此,要想教好語文課,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增強自我閱讀意識,由此才可以對學生閱讀文學經典進行正確引導,就像葉圣陶先生所言,教師善寫、善讀,才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語文教師必須有較強的鑒賞能力與文化底蘊,以此才能與時代發展、學生變化相適應,才能以深刻、新穎以及多元化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文學經典閱讀經歷,才能不斷豐富自身心靈,才能有信心將小說課程教好,才能不斷提升其文本解讀能力,才能讓學生信服其人格魅力”。
2. 豐富小說教材的生活化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參考資料合理使用。教學參考書的主要作用是教學工作中供教師參考的資料。所以,在對教學參考書態度方面,教師必須對其教學輔導功能予以明確,選取具有生活化趣味的小說教學內容,避免將其視為預期教學模塊,備課時,教師必須做到自我思考,并對教學參考書進行合理應用。從根本上說,教學參考書是對語文教材教育理念、思想觀念的解釋說明,有助于教師正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
3. 自主設計生活化教學
語文教師通過對文本進行解讀,大膽對教學參考書中的問題提出質疑,并調整與重建教學參考書中的教學建議與教學目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偏向于生活化知識,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整合規劃教案,利用電腦軟件等媒體設備設計全新的現代教學方案。所以,教師一定要對自身解讀有信心,勇敢挑戰權威,而不是照抄照搬教學參考書,造成一千人對一種解讀模式進行學習。我國著名革命家胡適先生早前在教師如何將學生閱讀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出來的問題上提出見解:上課時,必須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為學生提出質疑,并向教員請教,教員在回答該問題前可調查本班是否有能回答該問題的同學,若無人能答,那么就由教員向學生解釋該問題;第二件事為學生討論教材內容,并由教師提出相應觀點,激發學生討論;第三件事為教師可將參考資料隨時加入課堂教學中。
4. 擴大學生的小說閱讀量
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除了要拉近小說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教師還要布置好文本閱讀任務。從根本上說,初中教育主要指導者為教師,依照初中生鑒別能力與認知能力比較低且年齡偏小的現狀,與課程標準建議與要求相結合,語文教師應該將一些適合在初中階段閱讀的文學經典推薦給學生,初中語文教材主要包括長篇節選與短篇小說。
5. 運用正確的方法,制定合理計劃
制訂計劃應該從初中生學習實際出發,并結合語文教學目標,兼顧初中生接受能力、知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而且還要保證詳細的閱讀計劃,其中包括閱讀目標、閱讀時間、閱讀范圍以及閱讀數量等。比如,我校所制定的閱讀計劃:①每天至少閱讀30分鐘,每次閱讀量應該超過5000字;②不斷提升自身小說水平,閱讀具有優美語言的小說,對具體閱讀時間加以標注;③閱讀過程中,批注優美詞句并加以仿寫與背誦。“讀完某文學作品后,通過讀后感方式草擬文章,以此使自身寫作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鑒于此,為了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小說學習興趣和能力,應加強初中語文小說的生活化內容,盡可能有效提高小說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金日.找尋生活中的語文元素——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思路[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7):177-178.
[2]方麗.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128-128.
[3]武春玲.讓語文融入生活——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天地,2014(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