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

[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采取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療的應用價值。方法:將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運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研究組運用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進行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降壓效果。結果:研究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的下降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建議推廣。
[關鍵詞]血液透析;尿毒癥;血液灌流;頑固性高血壓
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是慢性的腎功能不全發展到終末期的并發癥,其發病機制是由于腎素分泌的加快致使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而損傷的內皮細胞會釋放大量的內皮素,導致腎小球過濾率、腎供血量降低,造成腎臟缺氧缺血,而這又會促使內皮素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形成惡性循環,最后形成頑固性高血壓。有研究顯示,繼發性與原發性尿毒癥患者均會伴隨著高血壓,且該種高血壓難以控制。在藥物治療的效果欠佳時,可采用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灌流等進行治療。本文探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觀察分析的對象,按抽簽分配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36歲,平均年齡為58.26±1.31歲;透析時間為0.6~5年,平均透析時間為2.71±1.12年;慢性腎小球腎炎5例,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癥13例,慢性腎孟腎炎6例,糖尿病腎病6例。研究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5例;最大年齡為81歲,最小年齡為37歲,平均年齡為58.34±1.24歲;透析時間為0.5~5年,平均透析時間為2.64±1.23年;慢性腎小球腎炎7例,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癥11例,慢性腎孟腎炎3例,糖尿病腎病9例。根據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P>0.05,無統計學意義存在,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纈沙坦(浙江天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715)、絡活喜(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60)與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0)進行降壓治療。其中,纈沙坦的使用方法:口服,1次80mg,1日1次。絡活喜的使用方法:口服,1次10mg,1日1次。倍他樂克的使用方法:口服,1次25mg,1日2次。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運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1周3次。研究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運用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進行治療,1周1次。血液灌流運用HA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麗珠公司),血液透析運用A400BS型血液透析機(費森尤斯公司),用肝素生理鹽水2000ml對透析器、灌流器與管路進行沖洗,將動靜脈端連成閉路循環20min,之后用生理鹽水300ml對整個管路系統進行沖洗,將灌流器與透析器進行串聯,并運用全身肝素化。在聯合治療2h后取下灌流器,繼續透析2h。兩組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收縮壓與舒張壓的下降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應以(x+s)表示,并采用t對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則采用卡方值x2進行比較,若比較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如表1。
3討論
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是指部分患者在對其進行透析后,使用3種以上的藥物治療仍無法控制血壓。該病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患者在透析前的血壓較高,在透析后患者的腎素分泌不斷增加,導致高血壓進一步惡化,從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因此,在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時,不僅需清除甲狀旁腺激素、腎素等物質,還需清除過量的容量。常規的血液透析不能對患者體內的大分子毒素進行清除,但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大份子毒素。灌流器具有較大的吸附面積與容量,能有效吸附患者體內的毒素,從而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與死亡率。本次研究將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對照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為135.26±6.26mmHg、98.64±10.23mmHg,研究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別為112.15±6.12mmHg、74.21±10.06mmHg,比較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建議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