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當中利用“律動”教學,綜合了音樂課程的學習和身體動作,利用身體所表達的具有韻律的動作,從而可以感觸和探索音樂,帶領學生準確地感受到音樂,可以明確音樂的節奏特點和韻律特點。本文主要論述了小學音樂課堂中“律動”教學的設計及實踐。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律動”教學;設計
利用“律動”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更好的把握音樂作品的節奏,掌握音樂的情感內涵,具有重要的幫助和提升作用。律動教學常常在課前組織教學中運用,讓學生做好充分的上音樂課的準備。在設計律動教育時要根據音樂的特點,設計的要是比較簡單,容易完成的動作才可收到極好效果。
一、 音樂“律動”教學的作用
(一) 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還沒有實現定型,自身具有很大的潛力。小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值得培養,動作作為一種沒有聲音的語言,通過音樂的節奏,可以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將律動當中豐富的動作進行表現。表現和觀察當前的動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和動作的統一,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在學習過程中,將創造力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表現出新的動作和律動。教師需要肯定學生的創新,提高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二) 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
音樂的基礎就是聽覺,音樂教學需要以聽為基礎,利用圖片和語言以及故事等,讓學生對于事物產生更加強烈的感受,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音樂的內涵。對于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啟發,以學生對于音樂的熟悉程度為基礎,進行有效的引導,啟發學生結合音樂的節奏做出具體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音樂的旋律和美感進行親身的體會,從而可以主動地融入到音樂律動當中。
(三)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充分描述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和音樂保持密切聯系、感受音樂,用音樂去美化、豐富人生的前提課程觀。所以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興趣力。反映在教學中就是一定要關注學習的興趣。小學生普遍比較好玩愛動,很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營造出活潑的氣氛,將學生的活潑好動的特點充分地發揮出來,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快樂當中進行學習。例如,低年級學生對于動物模仿有興趣,中年級的則對節奏變化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高年級學生自主選擇意識比較強,要給予他們更加寬松選擇或創造環境等,都是教師需要去充分考慮的。
二、 小學音樂課堂中“律動”教學的設計及實踐
(一) 在“律動”教學中感受學習節奏、節拍和音色
在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做出肢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將音樂的節奏特質充分地呈現出來,利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節奏感。人們聽到具有節奏感的音樂,身體會不自覺地搖晃,這是人們對于音樂的最初反應,也體現出人們對于音樂的感受,因此可以使“律動”教學成為音樂律動的根本,幫助學生堅實學習基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出具有良好的音樂節奏感的課堂活動,和學生產生互動,讓學生結合音樂節奏,更加清楚地認識音樂,具有音樂節奏感,通過“律動”教學,讓學生可以感受到音樂節奏,激發出學生的感觀經驗,建立起音樂節奏感,這樣可以初步認識相關的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身體律動,從而明確小節重拍。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小鼓進行勻速地敲擊,讓學生結合鼓聲向前跑,當聽到敲擊重音的時候做出擊掌的動作,在這個互動學習當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各種重音方式,從而對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和節拍感進行訓練。
(二) 通過“律動”建立高音概念
通過“律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學習高音概念。教師通過高音指揮,在教學當中進行應用,融合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首先安排較為簡單的高音辨認引導性的學習,逐漸發展成比較細致的音樂聽辨學習,通過不斷重復的高音學習,逐漸得到延伸,讓學生利用身體本身,表現出高音,最后可以延伸到科爾文手勢的學習,讓學生可以逐漸過渡到成熟的思維過程當中,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 幫助學生在律動當中建立良好的演唱狀態
在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利用身體肌肉的運動進行反應,有效的結合個人內心和音樂感受,逐步形成自身獨特的音樂感受。教師需要在音樂歌曲教學之中穿插律動教學,首先明確演唱技巧,隨后練習熟悉,最后可以自己進行演唱,讓學生可以利用演唱將自己的情感進行表達,將“律動”教學的廣泛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保持良好的演唱狀態,教學者不能出現過于專業化的傾向,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結合發生練習和呼吸訓練,在音樂技能訓練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讓學生結合演唱情境和體態律動,再進行發生的練習。利用這種培訓,可以讓學生明確演唱狀態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在演唱中的狀態進行有效的指導,通過律動教學,還可以有效地挖掘出學生的音樂潛力。
(四) 強調互動,活躍氣氛
在新課改推行下,提倡教師為課堂引導者,學生為課堂主導者。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學生間的相互互動,創造平等、合作學習氛圍極為重要。律動教師非常方便在課堂中開展互動的手段。
三、 結束語
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音樂“律動”教學的意義進行正確的認識,使教學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過“律動”教學,讓教學變得更加精彩,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潔.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37.
[2]殷磊.隨音樂律動創高效課堂——淺談舞蹈律動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4,11:196.
[3]梅麗.追求樂教收獲樂學——我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的實踐及感悟[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10:7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