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要】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筆者以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探討了如何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整合,通過預測、分析、辨別、推斷、評價等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層層遞進深化閱讀,進而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思維能力
一、教學課型
閱讀課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閱讀部分講述了馬丁路德.金為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過程。通過閱讀文章,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馬丁路德.金追求夢想的過程。文章篇幅較長,需要教師認真研讀,找出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供學生閱讀。其次,《我有一個夢想》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文章。因此,學生有話可說,并且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2.教學目標。
(1)學生擁有批判性思維的初步意識并且能夠使用批判性閱讀策略(預測、分析、辨別、推斷、評價)閱讀文章。
(2)學生能理解文章。
(3)學生能夠推斷出文章的深層含義。
(4)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目的做出評價和判斷。
3.教學重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使用批判性閱讀策略理解文章、解決問題和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
(2)如何引導學生推斷出文章的深層含義以及對作者的觀點做出評價?
4.教學方法和活動。
合作學習法、任務型閱讀、思維引導式閱讀
5.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平臺
三、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認知能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鑒于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真研讀閱讀文本,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極大可能的保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成就感以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筆者在課堂上運用了視頻和圖片教學的方法,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信息課堂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性的目標。
四、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Step 1Getting ready
Task one:Pre -reading activity
What is your dream?
What would you do for realizing your dream?
設計說明:筆者通過幻燈片展示自己12年前、6年前以及今年的照片,在展示的過程中,筆者介紹了12年前、6年前和如今的夢想,借此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他們的學習專注力以及喚起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慢慢進入到閱讀狀態。
Task two:Prediction
What information will be covered in the text?
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設計意圖:筆者通過網絡、書籍等搜索各種圖片并用幻燈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馬丁路德.金的生平,為閱讀做好鋪墊,學生很快被所展示的圖片吸引。此外,多媒體圖片信息容量大,展示速度快,教師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示馬丁路德.金的生平,加快了學生融入課堂的節奏。Step2 Focusing on the main facts
Task one. Asks the students to restate the information of paragraph2 within 30 words
Task two:Asks the students to give a correc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設計意圖:細節閱讀部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同時,筆者從網上搜集了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帶來的信息、畫面和聲音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馬丁路德.金為追求夢想——實現黑人權利的平等做出的努力有了充分的了解,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Step3 Responding to text
Task one:Making a surveyabout whether they agree with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設計意圖:討論能很好地提高學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Task two:
Writing
A composition of 120 words to introduce how some famous people pursue their dreams
設計意圖:上網查閱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其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利用網絡資源查閱有關知識,培養了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英語閱讀課堂,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改變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對于信息技術的充分運用,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