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瑞洲
嵩山少林功夫文化品牌的定位
◎苗瑞洲
文章主要從管理的角度對鄭州少林功夫文化的品牌進行不同角度的定位討論,鄭州少林功夫文化只有找到了恰當的定位,才有可能找到可持續發展路徑,使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文化是一個地域,一個民族的符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性,非傳播性,以可編碼知識存在的、可傳播的地域文化知識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地域文化更多的是以不可編碼形式存在。少林功夫文化作為登封特有的地域文化,只有在登封才有更好的“知識空氣”。(苗瑞洲. 登封旅游文化產業群的認定.【J】.旅游縱覽.2014.01(下)。)而且形成了獨有的旅游文化產業群。不可否認,隨著科技的進步,通過一些手段可以使更多的不可編碼知識轉化成可編碼知識,讓身處異地的人們也可以感受到少林功夫文化的魅力和震撼,例如我們也可以通過影視網絡等手段實現文化的傳播。然而,在傳播武術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給其一個恰當的市場定位,一方面讓他適合的受眾群體都能夠接觸到少林文化,另一方面讓其恰當的參與市場競爭,形成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效應,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少林功夫文化是指在嵩山少林寺這一特定佛教文化環境中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為基礎,充分體現佛教禪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習的武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傳統文化體系。(洪 浩,姜生成. 少林武術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3)。)少林武術文化的本質在于“禪武醫德”,助人以修身養性,懲惡揚善;少林文化的禪在于修心,而武和醫在于身體,處于現代社會,人們忙于工作,忙于高強度高節奏的生活,無法正常的鍛煉身體,很多的成功者事業上成功了而在身體上或者思想上出現問題的不在少數,故此,我們再次提出少林功夫文化是有必要,然而在市場發展的今天,如何給少林功夫這個文化品牌一個恰當的定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的目標就有所提高,然而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人們更多的為了工作,為了實現自身價值和利益的最大化,無限制地透支身體。有一些消費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一些時候不惜鋌而走險,使得社會上的犯罪幾率大大增加。為此,我們認為,在此時繼續倡導少林功夫文化是十分必要。
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近四十年,經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精神方面依舊欠缺,鑒于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一些人的接受能力不能與經濟相適應,故而出現了很多經濟問題,在此時提出此課題,一方面可以使原本負浮躁的心得到平靜,冷靜的看待社會,另一方面可以讓人們有一個好的身體。然而一些學者認為少林功夫文化一旦參與市場競爭就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而事實上,參與市場競爭是為了更好的懲惡揚善,更好的讓人修身養性,強身健體。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發揮去作用。并不是說少林功夫一旦參與,就是去了本應有的價值和意義。正所謂“小隱隱于山林,大隱隱于市井”。
從這個角度,我們首先應該給少林功夫文化一個恰當的定位。市場定位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征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形象,并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
如果我們無法對少林功夫文化進行恰當的定位,我們即使是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也無法開展相應的工作。因此,關于少林功夫的文化的市場定位,首先我們需要對潛在的消費者對此有什么樣的態度,現有市場容量有多大,潛在的市場容量多大,如何擴大市場等作出初步判斷。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我們才可能給少林功夫文化找到一個合理的定位。
目前的人們更多地是有一種懶散的態度,或者是本身就有一種懶散,又或者是工作的壓力和繁忙,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
對身體的鍛煉。這就決定了人們對少林功夫的認識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認為習修少林功夫文化需要吃苦的誤區。同時,少林功夫文化是否適合消費者練習,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少林功夫是外家功夫,屬于一種力量的爆發,故此,并不是適合所有的消費者習修,例如老人,然而,我們如何根據老人的特點,演化出一套適合老人的功夫,也是我們進行市場定位需要思考的問題。
商品定價十分重要,定價過高,消費者不進行消費,然而,定價過低,有可能,造成成本跟不上。特別是少林功夫文化是一種特殊商品,因此,如何定價需要我們重新思考。
少林功夫流傳幾千年,“禪武醫德”的思想得到了進化和升華,在強身健體方面和修身相性方面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少林功夫文化的推廣需要成本,過高過低都不合適,加之人們的少林功夫有一種排斥,因此,推廣需要政府的參與,如在學生中間必須保證第二課堂上有武術課程,在國語教學過程當中,體現禪文化和武德精神等使得消費者從小都有一種耳濡目染的環境,在成人當中鼓勵和提倡鍛煉身體,鼓勵工作不加班,放慢工作節奏,給人們的生活腳步調檔。

因此,我們認為,在少林功夫文化定價方面,應該堅持政府主導,適當的參與市場競爭,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干預與市場運作相互結合的模式進行定價,在一定程度上政府進行補貼和鼓勵,從某種以上講,少林功夫文化的推廣是一種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故此,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當然,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單有少林功夫,同樣的還有溫縣太極,以及武當山的內家功夫等等,故此,給其一定的市場參與也是必要的,總之,市場定價需要考慮綜合多方面的因素。
少林功夫文化流傳至今,隨著時代的變遷也隨之更新,因此,我們在樹立形象時,不應該以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少林功夫文化是一種不可編碼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性,屬于一種地域文化。然而,經濟高速發展得到今天,不僅僅是河南區域的人們需要這種文化,而是全世界人們都需要這種文化,使得社會發展更為和諧。
少林功夫文化有四中體現形式:禪、武、醫、德;然而更多的是只知道武術,對禪文化很少了解,正如外面所傳,一旦提到登封,必然就是少林寺,而事實上還有中岳廟的道家,以及嵩陽書院的儒家思想。
因此,少林功夫文化形象定位應該是大眾化,親民化,普及化的定位,而不是只有少部分,諸如高端人士會打太極拳,沒有出路的孩子或者調皮的孩子才選擇習武,只有高雅的人士才會“說禪”。樹立這種觀點之后,在宣傳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傳武術文化,同時也需要展示禪的魅力,以及武德重要性,中醫的博大精深等。禪武醫德本身就是一體,不可分割,他們表達的是一種完整的文化,無論是哪一種都無法完整的表達全部的意思。因此,我們認為定位在全民健身,全面和諧的角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缺乏鍛煉,也越來越急躁,不能靜心做事,這就需要有一種信仰,有一種寄托,使得心靈有所歸宿,禪是最好的解釋。然而,人們都一種惰性,可以說自愿習修禪武醫德之人很少。因此,為了少林功夫文化更好的推廣,借助政府的力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強調少林功夫進學校,少林功夫進社區的活動或者運動,真正的做到全民健身。當然,也有一些抵制情緒的,這同時需要少林功夫的傳承者現身說法,展示少林功夫帶來的好處,正如很多商品做廣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廣告。當然有效的執行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督。
同時,我們也必須利用媒介進行宣傳和講解,使人們對少林功夫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摒除偏見,端正認識,使之能夠真正的從自身出發,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保證身體的良好。
理論上講,少林功夫文化是在全國推廣開來,普及到每個人,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修煉少林功夫,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禪語,所以,我們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提供不同的產品,我們要給以恰當的分類諸如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小孩習修的功夫是不同的,根據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修煉的時間點也是不同的,對于禪的領悟也是不一樣的,在提倡武德的時候不同的人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對此進行必要的劃分。
本質上講,“禪武醫德”本為一體,然而在針對不同的人群,我們需要有不同的側重,我們認為,在給幼兒,少年傳輸的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武德,使得他們尊師重道,注重禮節,學會做人;對于青少年注重身體的加強,在這個階段身體的練習好是第一位的,由前一階段的教育,結合本階段的理解會更上一層,之后在進行禪文化和醫學的遞進,使得人們的思想得到了更高一層次的升華,如前所言,我們并不是說哪一種不重要,而是針對不同的人們有不同的側重。但是不能放棄任何的一種,否則就會顧此失彼。
少林功夫文化的定位,不僅牽涉的市場定位,同時也需要考慮定價問題,品牌形象問題,渠道定位以及人群定位等問題。我國經濟發展已經經歷了近40年的高速發展時期,到了工業化中后期,正在面臨著“凱恩斯”陷阱,能否順利繞過這個“陷阱”。能否降低人們的浮躁心理,齊心協力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少林功夫文化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本文系鄭州市社科聯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鄭州市少林功夫文化品牌的定位與傳播研究》(編號:ZSLX2015736)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