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娜 瓦房店市第十二初級中學
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
林麗娜 瓦房店市第十二初級中學
學生時代,能夠接觸信息技術的時機是在中學時間,在這一時間段中,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敬畏與熱愛是難以用與語言形容的。所以,這一階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情是有必要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本文以合作學習為基點,闡釋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與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 初中信息技術
合作學習采取多人模式,由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是一種省時省力的教學方法。這種學習模式能夠打破一般教學模式中填鴨式的教學僵局,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愛,鼓動學生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給予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樂趣中,更好地接受學習內容。
1.1 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能夠把自己當作小組的一份子,與他人交流思想,了解彼此之間想法的差異,找出矛盾點,經過協商解決矛盾。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小組成員成長的過程,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向他人闡釋自己的觀點,也能夠知道一個問題從另一角度出發能夠得到不同的結果,幫助孩子們樹立辯證的思想,擴展同學們的思維多向發展。
1.2 學生掌握主動權
學生們在學習時,經常處于被動地位,只會學習老師教導的內容,而沒有自己的觀點,不能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這樣學生只是了解了書本上的死知識,而不能系統地掌握知識體系。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們參與到學習中,愿意敞開心扉,接受自己的不足,并接受他人的觀點,與自身的情況相結合,形成自己的觀點。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提高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1.3 加快教學進度
在教學中老師通過電腦主機控制學生電腦,能夠讓學生在電腦上就能看見教師操作過程,但這些操作過程都比較零散,學生不易掌握。在合作教學中,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幫助,基礎差的同學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輔導,或是請教教師,加快教學進度。例如介紹畫圖軟件時,學生要尋找相應的線條或是圖形,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互動,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意,畫出讓人無法意料的圖形,這不但調節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也能讓學生們更好、更快地接受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2.1 明確小組分工
合作學習考驗的是成員在集體中的作用,協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要保證一個小組能夠發揮它的能力,就需要將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能力,依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組,教師要考慮得當,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水平也參差不齊。要讓整個小組成員學習質量盡量做到層次化、標準化、平均化,由學習能力強的帶動學習能力較差的,共同努力,提高小組整體水平。
2.2 對小組長領導能力的培養
在一個小組中,小組成員的水平不一,對基礎知識、上機操作能力也是大相徑庭的。同學們經濟條件不一樣,可能有些人在家里已經使用過電腦,了解電腦的基礎操作,知道打字的鍵位等知識,而一些同學剛接觸電腦,對許多知識一無所知,所以老師的課程效果可能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基礎差的同學可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基礎好的同學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不感興趣,導致整個課程枯燥無味。對這些情況,老師要做好課前調查,讓每個小組中都至少有一位基礎好的同學,并讓學生承擔組長任務,為其他同學服務。這樣使得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在為他人答疑時發現新的問題并能予以解決,提升整個小組的能力。小組長的人選不僅要基礎好,還要有著端正的態度,愿意為他人付出。老師在課程中沒有精力照顧到每一個同學,這就需要小組合作激發每個同學的潛能了。因此,老師需要小組長的協助,重點培養小組長的領導能力,能夠讓成員走向更遠。
2.3 教師走下講臺,走向學生中
與其他文化課教學不同,信息技術教學課程是腦與手的結合,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都是老師先將知識點說完再讓學生操作,學生在短時間接受大量零散的、沒有體系的知識會很吃力,這一點在操作時就會暴露無疑,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需要接觸WORD等操作,一些同學可能手忙腳亂也無法跟上別人的節奏。而老師要適時地觀察同學動向,參與到學生中,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無法應對的問題。
2.4 合作學習與教學主次分明
合作學習只是教學手段之一,要把握好課程上運用這個手段的時機。在教學中,教師要安排各個環節的比例,要充分考慮好教學內容與學生目前能力水平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學會把握學生心理,向同學們拋出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小組討論,激發學生對課程的熱情。對于一個問題,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看法,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不同操作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更多方式,這也是提升學生思想的方式,讓學生的思維發散,而不是僵化地接受一種操作方式就進行應用。如交給學生復制粘貼一段話,要引導學生對快捷鍵和右鍵分別進行操作,讓學生感受到兩者之間差異以及使用上的速度的不同。
2.5 把握學生特性,幫助學生展現自我
學生們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在合作學習中展現出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通過小組長的帶動,學生之間能有著更多的交流,讓學生自己能夠感覺自己是被需要的。另外,學生對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度是很高的,可以給學生定下目標,讓學生自己在網絡上尋找相應的資料,這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電腦的性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小組成員掌握資料后,可以與同學交流,知道尋找資源的多種操作方式的可行性,讓學生們獲得更多的成長。
合作學習在現在的教學情況中是可以實行的。在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滿足中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解決中學生上課疏于管教的問題。合作學習與學習管理系統相結合,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而合作學習中明確的小組分工,合理地發揮小組成員各自的潛力,使得學生更好地成才、成人。另外,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新的探索,給合作學習注入新的元素,促進課程教育氛圍,發展信息技術教育。
[1]平麗雅,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2016(04)
[2]葉樹光,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