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志宇 內蒙古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 菅一瑋 內蒙古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互聯網+教育”打造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新途徑
菅志宇 內蒙古鄂爾多斯生態環境職業學院 菅一瑋 內蒙古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的進步,互聯網對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方面互聯網為一些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當前高職院校教育中將互聯網運用其中,這樣的形式為自身發展帶來了活力。互聯網與教育結合開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育帶來的獨特魅力,還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互聯網 高職院校 課程教學 新途徑
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對于互聯網+教育是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求。在整體上講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理論框架進行教學,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能夠通過教學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真正融入在課堂中來。本文將針對“互聯網+教育”打造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新途徑進行針對性的探討。
1.1 能夠適應高職院校實際發展中的需求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被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同時市場對人才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及教育自身對人才培養也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換句話講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教育就應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不斷變化,教育在培養人才方面也發生著較大的變化,對于教育來說不僅應重視自身的實際改革,而且還應重視互聯網在教育中的具體應用。進而培養出社會所需人才,“互聯網+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教學中的需求,同時也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對于“互聯網+教育”不僅是形式上的一種變化,更多的是能夠認知到教育本身真正實質內容,在實際教育教學中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并不是針對內容上的改革,而是在觀念中的全新改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尊重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改革,進而推動課程體系的良好發展,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互聯網手段促進課程改革的優化,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2 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
對于“互聯網+教育”為學生創業提供了必要的機會,能夠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創業平臺。一些剛畢業的學生可以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進而尋找相關的職業培訓,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在實際就業中的能力,幫助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就業崗位,對自身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運用互聯網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在個性化中的學習,進而滿足學生實際發展中的需求。但是在當前教育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最為主要的就是教育資源上存在分配不公的現象,這種現象也直接導致學生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伴隨著互聯網在教育中的良好應用,學生能通過網絡加強自身的學習,進而提高在實際學習中的需求,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2.1 進行積極創新以及主動參與
在傳統教育體系中存在著教育資源分配現象的發生,學生在實際學習中不能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積極應用互聯網形式是一種教學上的創新,同時還應注重積極主動的參與,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資源配置以及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就應將傳統教育資源以及互聯網教育結合開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資源上的共享,最終實現教育公平。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應用互聯網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進行學習,在真正意義上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除此之外,在教學管理中應用互聯網,能夠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
2.2 與學生自身發展結合開來
伴隨著互聯網在行業中的應用,市場對“互聯網+教育”對人才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因此,一些互聯網培訓職業逐步發展起來。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在整體上應該以市場發展為導向,對學生教學應該結合職業發展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提高學生實際的職業能力,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還應意識到“互聯網+教育”是一種為學生提供的一種學習形式,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更好的利用互聯網,才能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取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體系中應用互聯網教學為學生教學發展注入了活力。對于互聯網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能夠使學生學習到較多的知識,還能讓學生為今后的就業做必要的準備,最終取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程麗麗.“互聯網+教育”打造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新途徑[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04:32-33
[2]徐宗剛,徐海峰.高職院校課程應用“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新途徑分析[J/OL].科技創新導報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