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剛 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
廣播電臺安全播出的技術防范措施
孟小剛 烏魯木齊人民廣播電臺
現階段,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廣播電臺的安全播出技術仍然有待加強。
廣播電臺 播出安全 技術
1.1 我國對于廣播電臺安全播出的要求
從二零一零年二月六日起開始實施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就已經對廣播電臺安全播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就是在廣播電臺節目的傳輸和播出過程的時間段中,要用技術來保證節目內容的正確性和傳輸信號的安全性,另外,廣播電臺技術設備以及相關工作人員也必須保證安全。
1.2 國家對于廣播電臺播出安全的具體細化要求
第一方面,要保證廣播電臺節目向外傳輸內容的系統是安全的。在廣播電臺節目向外傳輸的過程中,各類、各階段需要的傳輸設備,都需要做到能夠完全抵抗外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破壞,將這些不安全因素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或者隔離在外,由此來保證廣播電臺節目內容能夠安全輸出。
第二方面,要通過技術來保證接收信號是安全的。在廣播電臺發出了信號一直到聽眾接受信號的這一系列的過程之中,可能會有很多因素威脅到信號的安全,所以就要通過安全技術來保證廣播電臺發出的信號是穩定的、安全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聽眾得到的是安全的信號。
第三方面,廣播電臺節目內容是安全的。廣播電臺節目具有受眾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所以,向外傳輸的廣播節目,要求能夠傳播正面的思想文化,能夠對社會起到正確的、積極的向導作用,這就要求在審核廣播節目的時候,相關系統和工作人員,都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道德標準、職業素養。
2.1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臺節目具有時間長、頻率多的特點
倒退三十年來看,之前我國的廣播電臺頻率不多,而且是只能接收到本省的廣播信號。但是現在,我們可以選擇的頻率至少有上百個,這些都得益于廣播電臺技術的不斷發展。
依舊是倒退三十年來看,之前我國每周二,電臺都是停播的,而且每天到了晚間十一點之后,很多電臺都不播放了。再看現在,幾乎是全部的廣播節目都是每天十幾小時循環播放,電臺節目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聽眾的業余生活,對我們了解世界、獲取新聞資訊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2.2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臺傳輸系統的智能提升
三十年之前,家庭接收電臺節目的信號都是靠天線,不僅是信號弱,效果不好,有時候還需要手動去調節信號。但是如今,已經是大不相同了,各種信號傳播系統,安全有效,比如有專門的有線電臺,還有微波傳輸、數字傳輸、衛星傳輸功能,都可以全方位覆蓋各大區域,不會再出現以前信號弱、覆蓋不到的尷尬情況,這在極大程度上解決了偏遠地區接收廣播電臺信號難的困難。
2.3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臺多樣化
三十年之前,電臺經常會出現信號不穩,聽不清楚,但是如今,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節目質量高、傳輸種類多樣化,讓我們收聽電臺節目更加清晰。
想要保證我國的廣播電臺安全播出,從技術方面還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3.1 保證供配電是安全的
電力是保證廣播電臺播出的最基本條件。目前的供電方式多數采取的是供電雙回路,這種供電雙回路,可以保證如果一旦一條線路中斷,另外一條線路可以及時替補上持續工作。因為電路出現故障,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問題,采、編、播、發射等相關設備將停止工作,最后導致廣播節目停播的安全事故。所以想要解決這類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除了使用供電雙回路,最起碼要在媒體平臺配備發電機,這樣就能保證萬一出現了供電問題,電臺還可以啟用應急發電機來保證日常工作、廣播節目不受影響,及時安全的播出各個頻率的節目。
在保證供配電安全的過程中,要及時檢查系統設備的安全性能,每天進行環境衛生的清潔,經常檢查各個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及時排除故障,認真做好日常維保,保證設備能夠及時散熱,避免負荷過大損壞線路和機器。另外還需要保證信號源的安全,最好是能有備用的信號源,一旦信號出現問題時,還可以有備用的信號源替補。
3.2 從細節入手,注重安保
對于廣播電臺的機房,一定要足夠重視,要派專人值守,閑雜人員勿進,安裝獨立的監控系統,由于機房設備的耗電量巨大,設備散熱肯定沒有那么快,還要注意防火,通風正常,大型冷卻空調系統進行降溫,使機器設備有一個恒定的溫度環境。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臺安全播出技術仍需規整,潛力無窮大,發展空間無限大。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完善的技術防范措施,能夠保證我國的廣播電臺節目更優,時效性更強,傳輸速度更快更暢通,收聽到的節目清晰度不斷提高,播出更加安全。
[1]徐琦,張雨沂.中國有線數字電視廣告經營現狀[J].現代傳播,2013,35(10):111-115
[2]師兄.有線數字電視網中一種改進的擁塞檢測方法[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3,18(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