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企業管理信息的模式,充分利用電子信息網絡來進行企業的管理好處眾多,不僅僅能夠將企業的消耗降到最低,也能夠將企業的收益擴大,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率提高其競爭實力;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給社會帶來了另外一種發展機會,而且能夠推動企業進一步實現快捷化、商業化,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一、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著企業資金籌措的方式
從企業方面來說,傳統的資金籌措就是通過商務銀行來籌集資金,這樣的一種資金籌集的方式也正在伴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對比之下,剛剛產生的網絡銀行,對企業資金的操作手段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執行這些工作的成本也進一步降低。于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時,很多規范也在隨之進行改變。比如,在銀行授信額度之內,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發出借款信息、還款額度等等操作等,可以存在一些操作的捷徑手段。
(二)降低了企業的采購和生產成本
在以往的企業采購的過程中,企業要想獲得比較低的采購價格,就需要搞好和原料供應商的關系,從而獲得比較低的購買價格,進行緊密的加工。電子商務的迅速應用之后,公司已經可以通過網絡進貨來降低進貨的難度和降低進貨的價格,計算機技術應用讓進貨的價格、進貨的渠道相比之前有了更多可以選擇的可能性。
(三)有助于減少企業的庫存產品
企業若是有太多的庫存商品沒有進行有效清除,相關的經營管理費用就會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利潤的降低。企業倉庫商品的擠壓對于商品的正常銷售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何進行恰當地存貨管理從而讓客戶滿意并且降低經營和倉儲費用,減少相關存貨的成本和支出是十分重要的課題。減少庫存的意思是能夠將目前的加工能力得到最有效地體現。而更加有效的生產模式則可以免去企業無謂的額外投資金額。在企業內部,電子商務往往應用于產品加工、原料采購和營銷的相關機構之中,這種應用策略可以讓工作對于市場的反應進一步加快,降低產品的庫存數量,要是出現了問題,也能夠及時進行相關調整。
(四)正在再造整個流通環節
舊有的流通環節“廠家─批發─零售─消費者”被電子商務逐漸消解掉,而“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是電子商務時代特有的流通方式,這種方式也在進行著一種新的物流配送方式,建立了一種新的物流方式。電子商務對于流通環節的進一步創新,能夠實現舊有的流通環節的進一步改造:部分環節會消失,部分環節要改變,部分環節需要進行創新。而具體的流通環節,運輸的方式、存儲的方式以及組織方式都會隨著進行相應的改變。
(五)改變了企業競爭機制和營銷方式
第一,將企業競爭的方式進行了改變。電子商務的出現,讓不同企業之間的成本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上游企業或者下游企業有了更多的機會成本來改變相關的供銷合同,所以這樣做能夠使得不同企業之間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有機聯系。這樣做可以讓企業和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來進行市場選擇和市場開拓,也讓不同的人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更加便利,企業也有了更多的能力來把握市場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第二,讓企業的競爭模式發生變化。電子商務的產生相當于給企業營造了一個虛擬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可以自由地選擇相應的產品的種類和價格,能夠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從在線購物可以看出,互聯網上面的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靈活的選擇空間、品種多樣化的商品以及良好的服務體驗,線上的購物者在選擇購物時的相關考慮更加靈活。第三,將企業的營銷方式進行了改變。從一種層面來說,廠商廣告的傳遞發生了改變,在互聯網上進行廣告宣傳,受眾范圍更廣,相比之下費用更低。從另外的一種層面來說,將企業進行品牌塑造的方法做了相應的改變,那么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潛力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很多不知名的品牌有更多機會進入市場。
(六)改變了企業的銷售方式
從表面上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只是改變了管理方式,沒有什么新意,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考慮,這種改變卻是具有顛覆性的。在以往的商務活動之中,銷售人員往往花費巨大的經歷來說服顧客進行消費,消費者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搜尋自己需要的商品。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眾多品牌紛紛涌現,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新的商品、新的技術都在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完成更迭,產品的生命周期正在逐漸縮短。無論是產品的生產者、渠道商還是消費者共同處在同一個網絡體系之中。
二、企業的應對策略
企業要高起點地采用當今世界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研發與生產,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培育和開發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這是企業國際化運作的必須,也是我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為此,應該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一)建立創新型管理的經營理念
現在世界進入了一個“無邊界的競爭時代”,那種固定不變的常規管理已經不能適應,必將為創新型管理所取代。所謂創新型管理,是指能快速適應科學技術、經營環境的急劇變化,不斷進行觀念創新、戰略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和市場創新,把創新滲透于管理過程之中,作為經常性的主要管理職責。
(二)進行必要的企業重建
重建企業是從根本上對原有的基本信念和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考慮和重新設計,以期在衡量績效的重要指標上,如成本、質量、服務和效率等方面,獲得大躍進式的改善。這種管理革命的技術基礎則是信息網絡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普遍覆蓋。這就使職工通過網絡可以得到企業內自己業務有關的任何信息,大大節省了報表、數據在不同職能部門之間流轉與延誤,縮短了整個生產周期,大大精簡了管理人員,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注重企業經營者素質的提高
企業的興衰成敗與企業經營者本身素質的緊密關系越來越受到各國與廣大企業的確認。今天的經營者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素質,才能使企業經營成功:
首先,經營者要能接受新的挑戰。企業必須對變化的環境做出迅速的反應。第二,企業經營者要有一定的技術功底。不懂技術就會有害于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策而喪失市場時機。 第三,現在企業要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領導人運作資金的能力。企業經營者對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現金、股票和債券的經營要有充足的知識。第四,企業能否成功還取決于他們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培養。
(四)建立跨職能的機動組織
適應經營環境的快速變化,要求組織具有更大的彈性,并大大提高組織整體的綜合效能。由于各項管理活動相互交織以及經營環境日益復雜化,任何重要環節的活動,都需要各類專業人員的配合與協作。必須突破部門分工的嚴格界限,為實現某一特定目標和任務,實現職能的重新組合,建立跨職能的機動團隊,增強企業的活力、效能與系統整體合力。
(五)企業管理從產品驅動向顧客驅動轉變
使消費者滿意將是未來企業成功的關鍵。企業是要將這作為經營決策的主要驅動力,要將滿足顧客的需求作為企業所有活動的基本原則,愿意并有能力將顧客置于組織的中心。顧客驅動型公司要擯棄只關心價格和產品質量的傳統做法,而將注意力集中到顧客價值和全面質量管理方面。為此,企業將越來越早地采用顧客信息管理系統,對顧客的需求變化和對企業的變化進行及時監測。
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電子商務的特點和它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審時度勢,積極擁抱電子商務的發展潮流。(作者單位為工商銀行天津津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