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自我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為了充分調動被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企業的管理人員需要采用科學恰當的方法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企業為了能夠取得更加深遠的發展,就需要每一個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好,所有員工團結合作。在眾多激勵企業員工的理論中,激勵理論是最有效的管理員工的重要理論,所以,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重視對于激勵理論的研究和在實際工作情況中的運用。
一、激勵理論的概念
激勵的最終目的就是行為了。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激勵就成了進行人事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現在對被管理者的需求進行相應的刺激,因而引發了其追逐事物的熱情、積極性,在為滿足需求心理的指導下做出相關的行動與舉措。
二、激勵理論的分類
一直以來,世界各國的心理學專家、社會學學者以及管理專家都對激勵理論進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究。按照不同的探索角度,激勵理論可被分為好幾類,主要是:
(一)過程型。在激勵理論的種類里面,研究人的行為過程、心理過程交叉影響體系的激勵理論,就被我們稱之為過程性激勵理論。例如亞當斯提出的公平理論以及弗魯姆提出的期望效價理論都是過程型激勵理論的典型代表。
(二)內容型。對員工的心理、行為動機做出深入的分析,是內容型激勵理論的主要原則。赫茲伯格以及馬斯洛分別基于此點提出了激勵―保健雙因素論和需要層次理論。在馬斯洛看來,可按照七個程度對人的需求進行劃分歸納,達到了一個層次的需求后,人們就會向更高層次的需求邁進,也就是從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轉化。。
(三)改造行為型。重點關注于員工的行為并進行改造,就是激勵理論類別里面的行為改造型理論。這里的典型范例就是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對于來自外界的刺激人們會有相應的行為反應,依照刺激帶來的效果,他們會相應地對行為進行選取。依靠此理論,企業管理者可通過獎勵懲治措施對員工進行管理。
三、企業管理中激勵理論的作用
對于企業各方面的發展,激勵理論是有極大推進作用的。主要體現為:
(一)使企業員工的素質得到提升
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運用激勵理論,企業的員工素質較之前會有很大提高。比如,如果一位員工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定的業績,企業的管理者就應該采取措施對其進行獎勵,而對于工作不認真、沒有上進心的員工,管理者就要進行相應的處罰了。在公司內部進行有效的獎勵與懲罰,會讓企業內部員工感受到來自于管理層的壓力,有了壓力就會努力工作。如此,工作時的工作環境就會因此改善,更加和諧而高效。長此以往,企業員工的素質較之前會有大的飛躍,公司也就能夠得以進步有更大的業績提高。
(二)使公司的業績得到增長
大多數企業或公司都應該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企業業績是上層管理人員最關心的問題,企業的未來發展也和業績緊密相關。激勵理論的運用,能夠讓企業業績增長迅速,例如某些員工被激勵之后,工作的熱情高漲,出于得到更多的獎勵的目的,就會更加努力工作。企業的發展需要這樣的員工來維持,企業需要很多業績良好素質高的員工,進行對于員工的激勵管理,就能夠在促進企業員工素質提高的同時讓企業獲得更好發展。如果員工為了得到更多的獎勵,會努力學習工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最后,企業當前的發展能夠更好地鞏固,在同行業內部也有了更大的競爭實力。
(三)使企業的團結力度得到加強
企業要想做大、做長遠,就需要企業內部員工心往一處想,內部團結有凝聚力。企業內部只有團結了,員工與員工之間才能夠維持良好的關系。
四、企業管理中激勵理論的問題所在
激勵理論對于企業的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理論,它能夠讓企業團結一心,內部員工共同進步。但是,在應用層面,激勵理論還存在著使用不恰當的現狀,無法發揮該理論的最大作用,僅僅停留在單純的宣傳層面,特別是具體的獎勵與懲罰機制落實不到位,沒有有效的物質與精神激勵機制。該理論在應用層面可能會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激勵形式不夠多樣
在大部分企業,往往是采用物質激勵的激勵方式,單一的激勵形式時間久了就很難保持員工的進取心。知識講求利益方面的給予,忽視了對于員工內心價值、自我建設等方面的激勵,長期以往,員工雖然有物質層面的滿足,但精神層面卻處于空虛的狀態,也會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注重短時期激勵模式
在目前的企業管理中,企業由于自身沒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發展機制不健全,管理落后等問題,激勵模式在落實層面只求短期效果卻忽視長期效果。這通常表現為當員工需要被激勵時,管理者僅僅進行單次的物質獎勵,沒有將和員工長期發展掛鉤的股份、資質納入其中,缺乏激勵的長期規劃,這樣做的短期激勵會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但不會達到長久激勵員工的效果,長期這樣做,員工的工作熱情衰減,企業也不能進行長遠發展。
(三)激勵反饋缺乏
當前,在我國的目前存在的企業內部,激勵的理論和實際激勵建設工作還是比較受關注的,但是,在激勵過后,如何盡心相關反饋,卻沒有進行相關方面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員工工作努力,得到了激勵,會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是,管理層面也要對員工進行恰當的評價和反饋,讓員工明白其價值所在,精神方面得到滿足。如果沒有得到反饋,員工對于自己的認知模糊,積極性可能會衰減,同樣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五、如何提高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一)激勵方式多樣化
在對員工進行激勵的時候,要做到物質激勵、精神激勵雙管齊下。企業在進行物質激勵的同時,也需要對其做好精神激勵工作,這樣才可使企業員工的真正需求得到滿足,進而安心工作,為企業創造出效益。
(二)激勵模式多層次
在企業的管理中,激勵模式是具有靈活變動性的。所以對員工進行激勵,就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變動,使企業的激勵體系變得多層次。首先,對于員工在企業內部所處的位置以及他的職能進行深入的分析,激勵方法必須做到有針對性。另外,對不同的員工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們獲得歸屬感。
(三)激勵體系的公平性
在企業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里面要格外重視公平性,任何的獎勵懲處都要妥善進行,達到公平性。只有落實了企業激勵機制的公平性,才可使企業員工天天向上,努力做到做好。由此可見,在激勵體系里,公平性一定要得到充分的體現和運用。
(四)激勵體系中的個體差異
在企業里面,不同的員工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根據此點可以明白,要想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就需要對影響他們各自熱情的原因進行探索和分析,找出有針對性的激勵辦法。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勿“一刀切”,使得整個激勵體系具有靈活性,能及時進行變化,在員工的激勵方面達到最佳的效果。
六、結語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大,使命也越來越多。企業要想長遠地發展下去,就要有非常科學的管理方法。企業進行管理時,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層面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要充分了解激勵理論,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員工的心理需求出發,對員工進行恰當激勵。激勵的方式和方法要盡可能多樣化,和時代發展緊密結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恰當地在企業人力管理中使用激勵理論,對員工進步、企業發展都很有益處。(作者單位為天物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