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事業單位有著良好的財務管理水平,確保更好地服務民生。文章闡釋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內涵,分析了制約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礎上,探索事業單位財務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科學方法,從而確保事業單位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一、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及運行意義
精細化管理指的是財務部門在精細化理念的指導下,運用專業化、信息化、系統化的管理方式與技術手段進行財務管理。財務部門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健全財務監督機制,有效促進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從而最大化地發揮自身對單位事業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正因為其專業化、信息化、系統化的管理方式與技術手段,事業單位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有著積極的意義,表現為,促進單位財務改革,可以提高單位政務公開度和財政透明度,使單位資金來源和去向更加明確,財務管理更加細致,管理信息更加全面,有利于財務透明度的提高和財務公開目標的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資金財產管理力度,避免資金浪費現象,有利于單位資金財產的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制約精細化管理的因素
(一)重要性認識不足。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少領導層認為財務管理只是下屬部門,一切聽命于自己,因此長時間沒有更新財務管理措施,使財務管理存在嚴重缺陷。由此導致資本流動不明,資產損失,影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更有甚者,違背預算制度,突然撤出資金,對辦公場所實施翻新和維修,采購大量的辦公用品,從而影響單位正常的經濟活動,提高了財務風險。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眾所周知,嚴謹周密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確保單位經濟活動開展的保障,與現代財經制度要求相比,許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全面,表現為,專項資金管理把關不嚴,資金分配存在嚴重的隨意性;往來款項管理過于寬泛,以至于形成呆賬、壞賬。可以說,財務管理方法過于簡單,僅關注外部資金支出,對單位內部資金管理過于松弛,影響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效果。
(三)內部控制不力。科學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財政管理安全運行的保障,對單位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目前部分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依然存在問題,財務人員數量較少,權利過大,內部控制制度監督力度不夠,出現徇私舞弊現象,導致財務管理安全隱患增加。
(四)會計核算不科學。執行單一會計制度不適應單位實際情況,使用的會計科目不能準確的反映日益復雜的經濟業務;執行會計制度中存在一些問題,其他應付款科目成了人為調節收支的大水,違背收付實現制原則,.財政專戶資金管理與核算不規范,會計核算方法橫向之間不可比,費用列支標準橫向之間不可比。
三、科學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
基于以上所述,事業單位要正視財務精細化管理中的不利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整改,確保單位經濟活動的順利實施。
(一)樹立精細化新理念。事業單位管理層要提升對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認識,轉變財務管理理念,使財務管理人員樹立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管,不定期地對財務管理信息進行審查,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明確人員的權利和責任,加強對資金管理控制力度,使財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加強各部門間的聯系,根據部門特點、開展培訓活動,確保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健全精細化管理體系。推進財務精細化管理需要精細化的財務會計體系作保證。為此,事業單位要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成本和收入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財務會計體系的精細化建設,提高成本預算的精確性和合理性,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大膽創新,加強單位財務管理實力,提高機構財務資金綜合利用效率;要避免財務風險,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符合現代管理模式的財務管理機構,積極完善現代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引進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強化會計制度改革,促進會計電算化系統不斷完善,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綜合業務能力。
(三)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推進財務管理的精細化必須強化財務預算管理,為此,事業單位要建立科學嚴謹的預算制度,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力度,提高財務預算編制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預算管理中,必須明確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細則,對預算工作進度嚴格控制,根據單位實際適當調整財務預算,提高財務預算的科學性和精細化水平。
(四)加強內部控制力度。事業單位要想發展,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就要建立科學嚴謹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內控制由若干具體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組成,滲透于單位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為此,事業單位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強調精細化管理;保護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以便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事業單位有著良好的財務管理水平,確保更好地服務民生。事業單位要明晰財務管理精細化的內涵,分析制約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礎上,探索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科學方法,從而確保事業單位長期可持續性發展。(作者單位為山東省東明縣城關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