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的統計調查來說,一定要有明確的調查對象,同時,在總體上也要保障一定的數量。統計調查工作的目的是在綜合的前提條件下,對不同的信息材料進行分析和提煉。就目前而言,統計調查的質量問題作為統計領域研究的一個重中之重,真實、準確的統計調查信息來源直接決定著統計調查數據資料的質量。因此,重視統計調查的質量需要從多個維度入手,為統計調查的評估及改進提供一個有效的依據。本文就統計調查質量的含義以及對統計調查質量的維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對其評估和改進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以供業內人士參考借鑒。
一、統計調查質量的含義
統計調查質量是指在總體目標中對所需的數據資料進行獲取的過程,它主要包括抽樣調查、普查、數據報表的獲取以及合成數據等形式。對于統計而言,統計工作和統計數據作為兩個重要的內容,它們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統計調查的質量。因此,我們可以將統計工作和統計數據的質量定義為統計調查的質量。從生產成果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將統計調查的質量定義為統計數據的質量,從生產過程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將統計調查質量定義為統計調查過程的質量。對于統計數據質量而言,我們將適用性、準確性、可靠性、健全性和可得性這五個維度作為判斷數據質量的標準。而對于調查過程的質量而言,我們可以將其分為目的性、可得性、可釋性、準確性、一致性以及及時性這六個維度。
二、針對統計調查質量的維度進行分析
就現狀而言,統計調查質量特征呈多樣化的趨勢。這些特征有的適用于統計數據質量的評價,有的適用于統計調查過程的管理。為了更深入的理解統計調查的質量,需要從統計調查的主體以及統計調查的過程兩個角度,分別對統計調查質量的維度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對統計調查數據質量的主體進行分析
在統計調查過程中,工作的質量是由統計數據來體現的,而統計數據又可以反映調查的結果。二者之間實際上是統計數據與統計調查主體之間的關系,數據質量除了自身特定的特性要求外,還能表達出數據調查的質量。因此,深入分析調查的主體對于調查質量維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1.通常情況下,統計數據特有的質量特性主要包括準確性、可比性和一致性。一方面,統計數據是一個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分析過程,其過程的目的是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和真實。另一方面,統計數據還能反映各個部分量與總體量之間的界限和相互關系,這就體現了它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2.統計數據與被調查者主體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具體來說,統計數據的提供者是被調查者,統計數據的使用者是數據用戶,而統計數據的來源卻又是統計機構。從這點不難看出,在統計數據中,對于不同的統計調查主體,一方面要確保數據的質量,另一方面還要對統計數據質量維度的特性加以重視,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民眾、統計機構以及調查主體,使其受益。從不同的視角來分析,表現的特性則不同,如從統計機構的視角而言,需要在獲取滿意的調查結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這體現了它的經濟性;如果從數據用戶的視角而言,目的性、可得性、可釋性以及時效性則是統計調查質量的主要特征。如果從被調查者的視角而言,需要統計機構為提供資料的調查者做好保密工作,這體現了它的保密性,這也是統計主體和客體建立信任關系的首要條件。
(二)對統計調查質量的過程進行分析
以統計調查質量的特性為出發點,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統計調查質量過程的分析。
1.在統計數據調查的過程中,統計人員最為關注的焦點就是統計調查質量的經濟性和準確性。而通常情況下,統計數據調查的過程主要是統計數據調查的設計、調查的實施、調查的生產過程以及所得數據資料的處理和分析的過程。
2.發布統計數據的傳輸,需要在統計數據調查的前提下進行。一方面,數據傳輸的發布要具有及時性和時效性。為此,統計機構對數據的發布時間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即對數據本身發布系統和第一層次各生產階段的時間做出了詳細的時間限制。另一方面,必須保護被調查者的隱私,做到數據傳輸的發布具有保密性。
3.可以將統計調查質量歸納為可得性、可釋性、可比性、一致性和時效性五個方面。具體來說,需要在前者的基礎上,從用戶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以用戶需求的滿意程度作為調查質量的成果。同時,統計數據用戶的反饋情況,進而為廣義的統計質量調查過程的改進和循環工作系統的形成提供強有力的條件。
三、對統計調查數據質量的評估和改進
在統計調查質量維度的分析中,可以對統計調查質量從數據質量及調查過程質量兩方面進行區分,數據質量主要用于對各種不同的統計調查結果的完善和使用,調查過程質量則主要用于對統計調查過程的控制和改善。因此,為了確保統計數據用戶的滿意程度,最大程度的保障統計調查的質量可以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據。
1.在統計調查質量過程中,由于它具有多維度特性,并且各維度間存在較大的差別,從而很明顯的看出統計調查預算、準確性以及時效性之間的矛盾。為此,需要在統計調查質量改進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關鍵,有針對性的實施合理有效的措施。
2.對于統計數據質量的評估與使用,需要對使用期間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逐步改進質量循環,同時,需要對統計數據與調查參與主體進行系統的評估,評估必須以用戶的滿意程度為前提,重點找出統計數據使用時應注意的方面以及所處的優、劣勢。
3.通過統計數據用戶與統計機構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互動,是解決二者矛盾最有效的辦法。當數據用戶了解了目前的需求和所潛在的需求后,如果還存在質量維度方面的矛盾時,則需要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進行可比性、一致性、目的性和可得性的排序。因此可見,統計數據的用戶與其生產者共同處理好統計調查質量維度間的矛盾是十分有必要的,做好這項工作還有利于提高統計調查數據質量目標的實現。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個人及社會各組織對信息的種類、數量以及質量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大。對于統計調查的質量,我們通過在詳細闡述統計調查質量含義的基礎上,深入的對統計調查質量的主體及過程進行分析和探討,并且根據其具體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對調查數據質量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做出有科學、合理、有效的評估和改進,使得統計調查數據的質量最大程度地得到提高,進而為統計調查質量目標的實現發揮最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張家口市康保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