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提出校企合作的思想以來,被各地的高校積極響應,在校內成立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訓基地,并且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取得大量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理科生具有專業針對性強的特點,并且在社會生產的過程中需求量極大,因此對于學校而言很容易建設實訓基地,并對學生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加強性訓練。但是,以會計作為代表的文科類基地,無法真正實現校企專業組合,因此如何實現會計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成為當前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一、校企共建財務咨詢公司的目的
成立財稅咨詢公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使其成為主要的實訓方式,而是為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新的實習平臺,增強學生對自身知識的運用程度,達到學以致用,擺脫由于實踐經驗不足,造成的學生社會競爭能力弱的現象。建設財稅咨詢公司,可以對其他實習方式進行經驗的補充以及知識的復習,財稅咨詢公司的主要工作內容為財務咨詢服務,具體分為財務法規等知識的咨詢以及各種稅務代理等工作,在教師的輔助,按照一定的計劃性,組織學生直接參加財務活動,處理與專業相關的業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實踐學習與理論學習之間具有的差異性,明白自身知識的不足之處,并且教師會對學生在實踐中的工作進行考核,確保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以及目標,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對專業業務有著基礎的掌握,在企業工作時,上手時間短,增強競爭能力。
二、校企共建財稅咨詢公司的優勢
當前校內的實訓基地大都是由學校出資建立的,并且由會計專業的老師或者行業中有經驗的人員開展課程,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中,體現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教師精力問題,在承擔專業知識的教學任務之后,開展實訓課程時難免會顧此失彼,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并且由于沒有專業的商業人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是無法與其他專業公司進行競爭的,最終的結果會使財稅咨詢公司無法接到足夠的任務量,建立實訓基地的根本目的無法達成。因此,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共建的方式,建立實訓基地,學校為校外的財稅咨詢公司提供辦公地址,在此方式中,學校可以避免在經營公司時遇到的問題,但是由于公司具有經濟收益的性質,所以在實訓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為達到最大經濟效益減少教學質量的情況。
三、校內財稅咨詢公司在運行中遇到的問題
(一)兩者之間存在矛盾
首先學校實行財稅咨詢公司實訓方式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接觸實際的財務任務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在實訓的過程中承擔學校的教學任務,學校對于財稅咨詢公司的需求便是實現教學任務。然而對于企業而言,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才是公司的首要任務,并且只有足夠的經濟效應才能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因此雙方在經營理念上存在著分歧,此項問題并沒有好的解決方式,只能通過不斷實踐,找到雙方的平衡點,實現真正的相互相助,取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
(二)任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在接觸實際的財務工作時,首先需要教師教導學生專業知識以及足夠的實踐能力,此項目的的實現需要教師具有足夠專業水平的同時,還需要教師具有一定達到實踐經驗。但是當前,這種教師很少,并且大多數為年輕沒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教師資源稀缺。
四、完善財務咨詢公司的具體措施
(一)改變教育建設理念
為有效解決企業與學校之間的矛盾,首先,學校為企業提供知名度以及政府部門的資源,以及具有充足專業知識的教師資源,為企業提供人才上的需求。為企業減少經濟上的支出以及更廣闊的市場環境,而企業只需要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即可。校企財稅咨詢公司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并且實現雙贏的局面,尤其是人才的儲備以及專業覆蓋面。而且在財稅咨詢公司業務的高峰季節,可以在校內選擇大量優秀的學生,輔助本身工作,使人才的成本降低,企業擁有足夠的人才基地而學校也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二)通過教師協助實訓,增強自身專業水平
在校內教師中,有很多會計教師,是從學校畢業之后直接任教,雖然具有很專業的知識,但是普遍存在動手實踐能力較弱的情況,沒有實際財務工作經驗,因此財稅咨詢公司的建立,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為教師提供一個完善自身的平臺,增強教師的教學質量。成立財稅咨詢公之后,教師在幫助學生完成實訓內容的過程中,也需要將自身專業素質在實踐過程中鞏固,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五、結語
在學校內部建立實訓基地,是當前實現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并且由于會計文科專業實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與理科類有著極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并在解決的過程中,積累自身的經驗,完善會計實訓模式。(作者單位為鄭州新智慧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