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推動著高校教育在教學方法上的變革,會計專業作為各大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專業,在教學方法上,高校教師大多是進行理論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在會計專業中的發展不甚樂觀,理論性教學與實踐性教學在會計專業教學任務的開展中比例不均衡,使當前各大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深入探討如何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會計專業是一門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科專業,并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的教學體系當中,由于會計專業比較熱門并且相對大眾,各大高校在會計專業的教學設置中大多是處于跟風模仿的狀態,高校在對會計專業的開設過程中沒有聯系本校的而教學實際和教學資源,因此導致高校在會計專業的辦學過程當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會計專業辦學前景不容樂觀。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在當前高校會計專業的發展中,許多高校在會計專業教師的選擇與錄用方面門檻較低,因此導致會計專業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有些教師不僅教學觀念相對落后,而且教學方法也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形式。會計專業是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專業,但在當前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注重理論教學任務的開展,會計專業教師本身的實踐教學能力也相對較弱,教師在教學任務開展的同時難以進入企業當中進行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習以及培養,教師難以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兼顧,因此導致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難以提高。
(二)教學內容不夠合理
在當前高校會計專業的辦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太過理論化,與實際聯系不大,是當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會計專業的所學內容是為了在以后的就業過程中得以充分的利用,由于會計專業教學內容過于理論性,而忽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難以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于實踐,由此造成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嚴重脫節,學生會覺得自己所學習的會計知識失去用武之地,造成學生心理方面的落差。教學內容分配的不均衡,會計理論知識所占比重過大,而會計分析,會計審核監督等實踐性操作內容所占比重較少,這些因素也嚴重影響了會計實踐教學的發展。
(三)實習基地的建設不夠完善
會計專業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需要高校能夠為會計專業學生建立起完善的實習基地,從而為學生創設會計實踐學習的良好環境。但是,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一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屬于本校的會計實習場所,因此導致學生無法通過實踐操作來提升自我的會計專業水平,更不利于教師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不斷增強會計實踐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會計專業教師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高校也應該不斷加強對于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的而建設,高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師資考核制度,從整體上提高會計專業的師資隊伍教學水平。高校應該定時組織會計專業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能夠接收到最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高校應該不斷擴大會計專業教師隊伍,通過減輕教師教學任務的壓力,使教師能夠更好的投身于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中。
(二)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高校會計專業應該改變以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重不均衡的現狀。通過對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效運用,例如,模擬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注重會計教學活動的實用性,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不斷加強會計分析教學內容以及會計審核監督等教學內容的比重,將理論教學不斷地融合與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能夠充分吸收了解會計理論知識。高校應該緊跟國家相關會計法規的最新政策,使會計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使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運用。
(三)建立起完善的實踐教學環境
高校應該為會計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高校可以與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使會計專業學生能夠進入企業內實踐學習,通過在企業中進行實習,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充分的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在實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遇見各種會計專業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是在學校理論課上難以學到的,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使學生拓寬了會計知識的視野,在企業中通過向有豐富經驗的會計前輩學習,也為學生日后的工作積累了經驗。
三、結語
高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發展需要高校能夠注重加強會計實踐教學內容,通過不斷加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為會計專業師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場地,使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作者單位為北京中路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河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