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與國家計生工作質量的高低及計生數據可靠性、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工作開展進程存在著密切聯系。由此可見,全面掌握準確性高的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數據能幫助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口政策及計劃生育政策,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及技術指導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夯實基礎。鑒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解決的對策。
一、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中現存的問題
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問題較為復雜,涉及統計工作量龐大、人員變動頻繁、管理機制不全及信息化建設水平過于低下等問題亟待解決。計生統計人員呈倒金字塔型分布,分別由國家、省級、市級、縣級、街道級及社區級共同構成,并且鄉鎮計生辦及基層街道辦共1名統計人員且身兼數職,例如:在一些行政工作過程中,比如計生科技服務工作、經管統計工作的開展,導致統計人員無法將所有時間及精力投入于計生統計工作領域存在導致報表遲報、服務質量差及數據準確性不足等問題的可能性。由于計生統計工作弱勢性造成大量工作人員流失,造成統計工作質量穩定性不足且人員調動過于頻繁,例如:熟悉業務后調動及參加完培訓后調動等,并且基層工作量大且工作環境較為艱苦,與群眾切身利益直接掛鉤難以取得社會支持。
雖然有部分人員工作能力較強,但是受工作崗位單一性的限制難以持續提拔客觀上加劇統計工作人員流失,是導致統計人員崗位頻繁變動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邏輯性及時效性,例如:部分鄉鎮計生統計報表無法及時上報且統計數據無法立即更新等。同時,部分地區工作人員處理現存問題時無法嚴格遵循相關工作制度,造成統計數據無法全面真實反映實際情況且管理效率低下,并且部分地區尚未構建完善的獎懲機制,一定程度上打消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此外,我國計生統計平臺反饋中以部分鄉鎮報表機制不全無法立即更新補充統計數據為主要問題,一旦相關部門工作機制不健全存在破壞統計數據真實性及影響統計工作質量的可能性。
二、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改進措施
(一)優化薪資待遇
各地區鄉鎮計生中心以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檔案管理室為主要任務將相關檔案資料交由專人管理,便于計生中心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不斷調整網絡資源訪問權限保證檔案資料的存儲安全性及長效性。同時,各地區鄉鎮政府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人才納入政策鍛煉統計人才隊伍,以符合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基本要求為前提條件。因此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遵循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以專題講座、崗位培訓及人才招募等形式為主要手段轉變各鄉鎮地區機關干部傳統理念,加大對于基層人口及計生工作的重視程度,定期組織統計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制定有計劃性、有目的性及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開展以達到增強統計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及業務水平的目標。此外,利用獎懲制、考核制及責任制提高統計人員薪資待遇激發其工作積極性。
(二)加強人才培訓工作的開展
一般說來,組建基層人口統計隊伍對于加快基層人口計生統計工作效率保證統計數據準確性具有積極作用,而對應措施以保證統計人員隊伍穩定性為前提條件,增強基層計生統計干部編制做到專職專干以達到提高計生統計工作效率的目標。因此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積極轉變傳統工作理念,積極選拔適應力能力強且工作能力強的人才邁入統計崗位,必要時以專題講座、崗位培訓及人才招募等形式為主要手段增強統計人員整體素質水平,以達到提高統計效率保證基層統計數據有效性的目標。同時,統計人員不斷增強自身素質水平,將工作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促使統計人員增強其實踐能力避免紙上談兵或出現缺乏實踐創新喪失理論支持等問題。
此外,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人口統計行業發展緩慢,基層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效率尚存在一定差距。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績及進步,仍存在較多問題,例如:管理機制不全、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工作量大及統計人員數量龐大,難以充分發揮人口控制的作用等等,這些亟待解決,需要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加大對于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組建具有區域特色的人才隊伍,不斷增強其整體素質水平以達到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目標,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為推動我國基層人口及計劃生育統計工作的快速發展奠定夯實基礎。(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城區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