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也在飛速提升。在高中生這個年齡段,已經可以基本上管理自己的財務,然而這還不夠,飛速發展的社會對高中生的理財素養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在我國,高中還沒有和理財相關的課程。本文對本地高中高中生的財經素養進行了實地調查,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得出調查結果,并針對這些結果提出相應的高中生財經素養培養措施。
一、高中生財經素養調查
(一)收入來源。在國外,很多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自己掙錢養活自己。然而在中國,我們這些十六七歲的高中生卻沒什么掙錢的能力,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花銷都要父母提供,在經濟上非常依賴父母。由于各自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同,我們每個月的生活費自然也不一樣。家里條件好的,每個月給的自然就多,隨隨便便就是幾千;條件不好的,家里省吃儉用湊出幾百塊錢。不過,就學生的平均收入水平來看,我們每個月的生活費大約在七八百元,不高不低,這個數額恰好能夠讓我們在這一個月里生活的還不錯。
(二)消費總水平。雖然我們高中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理財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自己的財務,但是對自己的財務管理缺乏明顯的花銷計劃,比如早飯花多少錢,日常用品要花多少錢等等。尤其是對于我們這些住校生而言,沒有一份詳細的開銷計劃,亂花錢會導致提前透支這個月的生活費。在我國,高中住校生來自農村的比例較高,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不太多,就住校生的消費總水平而言,明顯的來自農村的高中生比來自城鎮的高中生消費總額更高。
(三)消費心理。高中只教學生們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的生活常識教育及關注較少,由于高中階段我們心理發育還不成熟,這就導致高中生的消費缺乏理性。在消費時往往會有從眾心理和求新心理。大家買什么零食我就買什么零食,別人玩什么我就也買一個玩,絲毫不注意那些零食吃多了只會危害身體健康,那些玩的東西買了只會牽扯精力、影響學習。而且高中生上課吃零食,看漫畫小說的情況在課堂上頻頻出現。
(四)理財意識。由于高中階段缺乏相關的理財課程,高中生在管理自身財務方面缺乏理財意識,理財能力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學校方面不重視學生們的理財教育,家長則對把學生的教育任務都交給學校,對學生疏于管教,甚至縱容。
二、高中生財經素養培養策略
(一)努力培養高中生的正確消費觀。高中的我們尚處于青少年階段,一方面學習能力很強,很容易接受新知識、新觀念;另一方面閱歷少,對社會的認知尚不明晰,處于一個懵懂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培養我們的財經素養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能夠很快地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校應及時對高中生進行消費觀念教育,引導我們形成正確的消費觀,讓我們清楚地知道如何消費才能適合自身的消費水平。只有學會正確的消費,高中生才能合理的管理自己的財務,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消費作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為,想要高中生能夠合理、正確地消費,建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必須放在首位。
(二)家長要加強高中生理財知識培養。高中正是心智飛速成長的階段,作為父母,對高中生有義務進行理財方面地指導。在指導我們的時候,可以從側面進行指導,比如讓我們制定自己一個月的理財計劃,包括這一個月內總共的開銷,吃飯上的開銷,日用品上的開銷,零食的開銷等等。將這些一條條的羅列出來,讓我們了解自己這一個月都會在哪些地方花錢,又花了多少錢,讓我們對這些信息有一個明確地了解,家長可以通過認真分析后給我們指出這些開銷中的不合理之處并幫助我們改正完善,同時告訴我們一些日常的理財小常識,增加我們的理財知識。
(三)校方需要提升財經素養教育水平。我們高中生的課表一般都排的很滿,早讀到晚自習,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一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上課,跟家長接觸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對高中生的財經素養教育的任務主要還在學校身上。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學校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們提高財經素養。建立一個系統的教育模式,提高學校的財經素養教育水平,通過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財經素養。
(四)政府要加強高中生財經素養教育制度建設和資金投入。政府應建立和完善高中的財經素養教育制度,加強高中的財經教育管理,要求教育部門在高中課程中加設財經素養教育一類的課程,組建具有財經專業能力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待遇。此外,政府向高中教育撥款可適當增大,設立高中財經教育補助金,加大在財經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促進高中的財經教育快速發展,為高中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財經素養方面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中生的理財觀念不強,理財意識匱乏,對自身財務的整體把握不足,培養高中生的財經素養刻不容緩。首先就要給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其次父母適當的教給學生理財方面的小知識,同時學校提高財經教育水平,最后政府要加強高中生財經素養教育制度建設和資金投入,對高中學生進行針對的理財素質教育,提高我們的財經素養水平。(作者單位為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