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僅局限于重視自身職業素養的高低,更加注重于個人的綜合素質。文學素養是指個人在文學創作,交流溝通等行為以及語言和思想上的水平,文學素養對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些十分重要的影響。目前,對于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文學素質的培養,積極的面對現階段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用的改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培養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一)凈化學生的內心世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的文學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唐詩宋詞,漢賦等的文學巔峰時期,有抒情,懷古等的內容方式通過婉約,豪放等形式表達了出來。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情感的共鳴,心靈得到升華,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會有新的定位。
(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形成了一套名族的道德體系,具有文學素養能夠幫助學生對這種道德體系有一種深刻的認知,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職業人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漸漸的與世界經濟接軌,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調整導致就業結構發生了深刻的改變,社會由需要勞動力技術型人才向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轉變。企業需要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這種人才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技能,健全的社會交流能力還需要深厚的文化沉淀。文化素養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于文學教育認知缺乏
1.社會因素。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加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加大了對于外語的重視程度,從而忽略了本國文學的教學,對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學素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就業中,許多企業看中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外語等級,對于文學素養沒有過高的要求,使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自己本業的學習和外語等級考試,減少了學習文學的時間。
2.學校辦學理念。學校重視招生率,就業率,缺少長遠的規劃。高職院校的教育主要以市場需求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對于需要投入過長時間和過多成本的文學教育。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認為高職學生只需要具有專業技能,文學素養對于高職學生沒有太多的實用性。在教育教學中缺乏對于文學教學課程的安排。
(二)學生對于文學學習缺乏熱情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對于文學的學習缺乏熱情,主要是高職院校招生的生源較差。高職院校的學生把文學教育當做普通的語文教育,認為自己從小就學習語文,自己的語文知識已經足夠,不需要進行文學教育。有些學生有現實主義的思想,認為學習文學對于以后沒有太大的用處,不如學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對于文學教學有抵制心態。
(三)教師文學素養不足
目前存在高職院校教師文學素養較低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1)教師自身對于文學熱愛的缺乏,只為了教學內容而接觸了文學,缺乏主動性。(2)學校對于教師的考核不夠嚴格,使一些教學水平不足的教師仍就在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之中。
三、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文學素養措施
(一)利用新媒體教學加大對于文學的教學
學生都處在這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接受新媒體的影響較大,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提高文學教學。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抽象的東西生動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古詩詞的鑒賞通過圖片,視頻直觀展現,讓學生體會所要表達抒發的情感,表達的哲理和詩詞中的意境。推薦給學生一些具有文學價值的網站,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院校內廣泛的開展文學活動
高職院校中可以成立一些文學組織,文學社等提供一個可以找到志同道合朋友交流的良好環境,讓學生自主進行文學交流學習。可以請文學學者來學校進行文學講座,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文學的興趣。在院校內組織文學征文等比賽,鼓勵學生參與,把自身學到的文學知識運用于實踐,轉化為自身能力。
(三)提高教師文學素養
在教師隊伍中進行文學素養培育,進行教師講座,知識競賽等方式提高對于文學知識的掌握提升自身文學素養。加強對于教師的考核,通過考核設置獎勵激發教師對于文學素養的進修,養成文學的主動閱讀和文學創作等的習慣。使教師行為感染學生。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有效的進行文學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高職院校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對于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必須提高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養教學的重視程度,這樣培養出來的高職生是具有能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全面人才。(作者單位為江蘇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