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是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城鄉一體化意識,深化對城鄉一體化的認識,破除思想障礙,做好重點工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指出“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并提出了“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戰略決策。從此,全國各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積累了不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深化對城鄉一體化的認識
城鄉一體化的要義不是消滅鄉村,也不是讓城鄉毫無差別,而是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體制,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消除在城鄉二元體制機制上的障礙,讓各種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
1.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是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迫,時不我待。農村是城市的基礎,農村不能跟上步伐,而城市仍然高速發展,必然會出現城鄉不協調、區域不均衡,城鄉與地區之間的差距越大,越容易導致地方的不穩定,其實質是城鄉之間的差距導致的矛盾。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城鄉協調發展作為落實協調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提上日程,可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也是貫徹協調發展新理念的客觀要求。
2.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城鄉一體化意識。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牢固樹立城鄉一體化意識,才能在做規劃、定決策、配資源、搞建設的時候統籌城鄉,統一安排,協調發展。“重視城市輕農村、重視工業輕農業、重視市民輕農民”成為很多人的潛在意識,尤其是決策者,將這種意識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上就會優先考慮城市,最終使得城市擁有更多優勢資源、優秀人才、優厚待遇,而農村隨著農民工進城不斷被邊緣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把城鄉一體化戰略落實到行動上,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城鄉一體化意識,這是首要任務,是政治要求。
3.城鄉一體化是經濟社會全面一體化。它不是單方面的一體化,而是經濟社會全面一體化;不是一時的一體化,而是長久的一體化,是永不分開的一體化。城市與鄉村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必須步調一致,協調前行,而不是兩個人的腿,各走各的。城鄉一體化應該是經濟發展一體化、空間布局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社會事業一體化、生態環境一體化、政策機制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等等,具體到小的事情,比如環衛一體化、公交一體化、戶籍一體化、學校建設一體化、土地市場一體化等等。總之,一切路線方針政策、一切措施方法途徑、一切思想觀念意識、一切待遇機會條件,不再分城市與鄉村,不再分市民與農民,不再有先后,不再厚此薄彼,讓農民從身份轉成職業,讓農業從小農經濟轉成現代產業,讓農村從窮鄉僻壤變得美麗富饒。
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思想觀念障礙,在各級領導干部頭腦中存在著“三怕”。
1.怕農村不穩。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沒有穩定便沒有發展,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只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維護農民利益,而不是侵犯農民利益;尊重市場作用,而不是官權盛行;以農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是以領導意志為標準,再復雜的改革也不會影響農村穩定,農民總體來說還是淳樸善良的,是支持政府的,是擁護改革的。
2.怕農民失地。在城市化進程中,肯定會有農民失地。農民對土地依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在傳統的觀念中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現在已不是傳統的農業社會,而是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不能再用農業社會思想來治理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現在講農民工市民化,從理念上是不全面的,農民工首先工人化,才能市民化,沒有工人化,市民化就無從談起,否則,只是鼓動他買房、鼓動他消費,最終受益的還是城市,這是與城鄉一體化相背離的。
3.怕資本下鄉。我們曾經有過“家電下鄉”、“汽車下鄉”,都是想法讓農民掏錢消費的,卻不曾有資本下鄉,甚至害怕資本下鄉,從而阻止資本下鄉,就連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的農民的存款也很難留在農村。其實,當今時代與那個時代不可同日而語,現代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需要的就是規模效益,需要的就是集中,現代產權制度下農民變工人,失地可以不失權,失地可以不失業,傳統小農經濟社會下地主擁有大量土地剝削無地農民的情況不會再發生。
三、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點工作
1.最重要的是盡快落實到行動上。“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城鄉一體化不能只停留在宣傳上,不能只是個招牌。很多地方成立了組織,制定了方案,做了規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最重要的是按照實施方案扎扎實實進行,把規劃從紙上搬到田間、搬到農村、搬到大家的眼睛里和心坎上。
2.抓好兩項基礎工作。一是完成土地確權和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土地確權是農村改革的基礎性工作,這一步做不好,下一步改革就無從談起。城鄉一體化必然要求土地市場一體化,讓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有更多份額。二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徹底拆除戶口圍墻。在加大農民工市民化的同時,探索市民農民化途徑,讓有志于發展農村、喜歡農業的城市人口到農村創業,成為職業農民。
3.用好兩個載體。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兩個重要載體,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和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做大做強縣城的同時,大力建設衛星城鎮,著力打造特色小鎮。加強對農民建房的管理,嚴格堅持宅基地制度,采取強有力措施,逐步引導農民在新型村莊和城鎮居民點居住。
4.做好最易感受到一體化的三個抓手。一是教育一體化。借助“十三五”時期普及高中的契機,把學校均衡的建設到各鄉鎮,而不是集中到縣城。二是公交一體化。公交車不能只是在城里轉悠,一定要直通鄉村,統一規劃線路。三是環衛一體化。道路、環境、衛生要統一規劃,科學安排,從根本上治理“垃圾圍村”的現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這三個方面是關乎農民生活的最直接的體現,最容易讓農民感覺到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做好了這三個方面,其他方面才容易得到農民的支持。(作者單位為中共范縣縣委黨校)
作者簡介:丁敬省(1977-),河南范縣人,高級講師,研究專長:經濟、三農。
指導老師:溫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