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新月異的快速社會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的治理結構通常情況下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通過市場競爭所形成的社會間接控制,主要包括產品市場競爭、資本市場融資等,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采取各種手段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企業的內控制度,主要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它們互相制約,而又協調運轉,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的間接控制是社會客觀存在的現象,企業的內控是使企業的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互協調,是企業經營業績的具體體現。
企業經營活動,就必須加強企業的會計部核算和監督.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通過預算、控制和審核相關業務,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指標,綜合反映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分析與檢查預算和財務計劃的完成情況.會計監督的特點:會計監督與會計核算同時進行,具有基礎性和連續性,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會計部不僅審查各項經濟活動合理性,還審查他們是否符合法規.會計監督是基礎,其他監督形式都是在會計監督之后借助會計資料進行再監督。
一、會計監督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維護國家財經法律制度
企業會計機構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管理監督部門,會計監督職能具有全面,完整,連續監督的條件。它所掌控的空間,大至企業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執行和內部經營決策,小至一筆財務收支,資產的購置使用及折舊報廢等幾個環節,都離不開企業會計部門貨幣監督.在會計貨幣核算體系中,監督是前提,只有實行有效的監督才能納入財務信息核算模型.企業內部監督是在法規監督的督導制約下進行,是國家宏觀政策的導向,也是國家監督與社會監督所不能替代的。
2.可以對管理者的經營成果進行評價
會計部門通過核算和監督所提供的財務信息,比如現金流量、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等,是否能反映出企業現階段企業的經營狀況,從而公正的對管理者做出評價。例如,可以利用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評估,進而得出股東的凈資產是否保值與增值,資產是否存在丟失、損壞或被不合理占用的現象,管理人員是否謀取私利,使公司的正當利益受損等。會計監督起到了對經營成果進行考核,是一種鞭策的動力.
3.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
會計作為企業一種經濟管理手段,最終目的就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會計監督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規范性、可行性等方面的控制,確保企業的經濟活動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的決策、預算、生產、銷售等行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雖然會計監督在企業管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還不盡如人意。企業客觀上要求對其監督職能不斷的進行強化,但是會計監督還是存在效率低、邊緣化的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二、加強會計監督作用的措施
1.健全會計相關法律制度
我國財經法律制度是約束企業經濟行為的準繩,也是企業會計人員實行會計監督的依據。所以有必要對會計準則進行細化,對會計人員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以減少會計實際操作中的主觀性。同時也要加快完善對違反財經法律制度的處理辦法,對制造虛假會計信息責任人加重處罰的力度。對于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工作,要盡快制定出行為準則,可以借鑒一些國外有關會計披露的先進經驗,將我國的非上市公司分為大、中、小三個規模層次。大型企業要嚴格執行上市公司的會計標準,年報要按照上市企業的標準進行處理,財務信息進行披露。中小型企業要按照國家財政部門頒布的會計制度執行。
企業會計部門是公司貨幣資料的綜合處,需要財務人員分析匯總財務信息反饋到各部門,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財務人員素質。首先,要提高財務人員隊伍的業務素質,不但要求財務部門人員不但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同時,還要掌握所從事行業的專業知識,有助于提高行業財務分析的模型;其次,要提高財務隊伍的道德素質水平,堅持原則 確保財務分析人員在工作中公正,公平和客觀的立場;最后,加強財務分析人員的監督監管,保證財務分析結果反映企業經營結果,結合社會為企業發展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2.完善企業的內控制度
建立內控制度是經濟發展對現代企業的基本要求,一套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能確保會計信息質量準確、及時性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會計監督的關鍵所在。內控制度是在企業內部對其所從事的經濟活動進行考核、制約、調節的總稱,主要包括:風險評估、環境控制、信息溝通與監控。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包括:一是要在企業內部實施內部控制責任制,同時還要增加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審核力度,使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環節.會計人員除了進行核算和報賬等業務之外,還應該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環節之中,圍繞著經濟效益最大化這個前提,配合相關部門對企業的經濟決策進行經濟效果預測,以幫助相關業務部門壓縮成本,節省開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3.完善監督機制
會計人員要嚴格遵守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相關規定,要加強行政、審計、人事等部門的監督職能與會計監督的執行主體的地位。同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賞罰機制,要支持和鼓勵財會人員嚴格執法,對堅持原則,公正執法的財會人員公開表揚和獎勵,對打擊報復財會人員的行為和責任人,要協助有關部門依法嚴肅追究其責任。對于監督得當,要本職崗位上敢于對違法活動做斗爭的會計人員,要進行經濟獎勵,并在精神上給予支持,鼓勵會計人員做好會計監督作用。
4.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會計人員是會計監督的執行者,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與職業操守,并且熟悉會計監督的理論依據。職業道德的內容有:熱愛本職工作、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客觀公正、保守企業機密等等。同時還要提高會計人員的文化素養,加強財會人員尤其是高級財會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財會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對財會工作的管理水平.隨著企業間競爭的不斷加劇,新問題、新形勢不斷涌現,企業想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發展,就必須進行創新,而每一種創新最終都是由人來完成的,面對新知識的層出不窮,會計人員只有不斷的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發揮出會計監督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會計監督有利于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從我國企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會計監督的執行力度并不高,因此,如何加強會計監督,已經成為國際宏觀會計制度完善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不斷攀升,其職能已經不僅僅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簡單的記錄與核算,而是深入到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為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會計監督在企業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維護國家的財經法律制度;管理者的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等方面。隨著企業快速發展,會計部門監督控制和預算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廣大會計員工的共同努力,我國的會計事業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階段。(作者單位為 保定市友邦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