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和緩慢回升態勢,同時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也在逐漸積聚,世界經濟走勢風云詭秘,中國政策該如何選擇也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研究課題。文章首先對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進行了回顧,主要從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國際金融市場、全球貿易,國際大宗商品等方面對世界經濟走勢進行了解讀,并基于此,對中國當前政策的選擇進行了探析,希望能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世界經濟走勢;中國政策;分析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經濟走勢一直受到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共同關注,全球經濟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各國經濟產生影響。對世界經濟走勢進行研究分析,是世界各國制定本國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
一、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回顧
(一)世界經濟緩慢復蘇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至今已經8年了,在這8年的時間里,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從發達國家來看,在寬松貨幣政策影響下,美國經濟仍在擴展,失業率有所下降,GDP增速符合市場預期,PMI一直處于相對高位,其核心CPI增長速度也接近2%的目標通脹率,由此,美聯儲貨幣政策上開始了加息進程。與此同時,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寬松力度有所加大,受此因素的影響和推動,歐元區經濟呈現一定的緩慢復蘇態勢,與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慢,但制造業PMI在12月卻快速上升,達到了2011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且市場對經濟的信心也快速上升。但是較高的失業率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動能仍然較弱。此外,日本經濟也存在一定的擴展,在2016年前三季度經濟一直在緩慢增長,其PMI在12月份也達到了11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且在第四季度核心CPI也有所上升,但是和2%的目標通脹率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從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來看,首先,印度經濟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增長速度一直較快,2016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為7.9%,第二季度為7.1%,第三季度為7.3%,由此看來,經濟增速出現下滑。而在印度政府頒布“廢鈔令”后,市場出現現金不足,受此拖累,在第四季度制造業PMI出現下降,且在12月PMI處于50以下,經濟活動出現放緩態勢。其次,南非經濟在2016年第一個季度發生萎縮,而在第二季度由于工業生產有所增長,消費支出也有所增加,經濟出現止跌回升,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7%,第三季度同樣同比增長0.7%,PMI在第四季度處于50上方,說明經濟活動出現擴展。此外,俄羅斯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下降,消費繼續萎縮,但幅度在不斷縮小,因此總體經濟放緩速度也有所放慢,從8月份以來,其制造業PMI一直處于50上方,且12月PMI達到53.7,說明經濟正在向好發展。而巴西國內消費和投資一直處于下降狀態,經濟深陷泥潭,繼續萎縮,制造業PMI在2016年第四季度處于50以下,為45.2。
(二)國際金融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
2016年,國際金融市場是動蕩的一年,期間發生了英國脫歐公投,美國大選以及美聯儲加息等重大國際事件,受此影響,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幅度加大。英國公布脫歐公投結果之時,即2016年6月24日,造成歐美股票市場大幅下跌,英鎊、歐元等貨幣也遭受重挫。而到2016年10到11月份,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造成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全球主要股市也因此又一次遭遇重挫,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一度受到青睞,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之后,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預期即加息預期不斷增強,使得美元指數不斷上升。
(三)全球貿易依舊低迷
2016年第一季度,二十國集團貨物進口增長速度為-2.7%,第二季度為1.9%,第三季度為0.6%,出口增長速度第一季度為-1.9%,第二季度為1.6%,第三季度為-0.1%。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美國貨物和服務進口在2016年10月環比增長1.1%,11月為1.3%,而出口數據分別為-0.2%和-1.8%。中國10月份的貨物出口同比增長-7.3%,11月為0.1%,12月為-6.1%,進口增速分別為-1.4%、6.7%、3.1%。在2016年9月,WTO把2016年度世界貨物貿易2.8%的增速預測值下調為1.7%,成為近7年來的最低增速。由此可知,2016年全球貿易一直處于低迷狀態。
(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升
進入2016年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達成石油限產協議,受此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尤其是第四季度上漲十分明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在2016年10月環比上漲5.72%,11月為-1.22%,12月為7.51%;10月份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10.06%,11月為-5.44%,12月為13.00%,10月份非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84%,11月為3.94%,12月為1.39%。由此看來,在2016年第四季度,尤其是10月和12月,各類大宗商品價格都有明顯的回升,從而使得2016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升趨勢。
二、中國政策的選擇
當前,世界經濟正面臨新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未來的發展充滿變數,只有找到新的發展引擎,增強新的發展動力,才能實現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否則世界經濟還將繼續步履蹣跚,甚至止步倒退。世界經濟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未來,我國需要對全球經濟走勢進行準確研究和判斷,對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加以重視,并結合自身發展狀況,綜合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鞏固自身利益,將我國經濟不斷做大做強,從而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一)加強與美國等世界大國的合作
中國與美國是推動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日本和歐洲經濟陷入泥潭而難以自拔,全球增長對中美兩國的依賴越來越多。中國應重視和美國的雙邊關系,求同存異,加強務實合作,并與世界其他大國協調合作,克服困難,打造世界經濟新的發展動力。
(二)有效利用資源,加強各方合作
隨著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舞臺的影響力越大越大,周邊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和中國的關系,因此,中國需要更好的利用各種資源,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各方的國際合作。努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經營好“一帶一路” 和“亞投行”等中國主導的國際經濟合作,并創建更多的國際金融合作機制,積極穩妥的推動世界金融秩序改革。
(三)對中國海外投資進行優化布局
在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不但要擴大規模,還要提高質量,走集約經營的發展道路。把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當前,中國不但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對原材料的需求也大增,資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在當前世界大宗商品價格萎靡的背景下,一方面鼓勵并協助企業在海外進行逆周期布局;另一方面,基于我國大宗商品及能源的巨大需求,擴大并加強和資源輸出國的各項合作,確保資源的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
(四)YmrGRlfuBIc4ptO8jip9xA==彌補自身短板,夯實經濟基礎
鑒于目前世界經濟形勢變化莫測,我國要確保國內體制的穩定和政策的穩健。將國內需求作為當前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并以此防范外部動蕩環境對國內經濟的沖擊。一方面,我國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另一方面,不斷擴大內需,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風險防范和管理機制,增強風險應對能力,重點關注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影響。
(五)增強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
國際規則的制定,中國要因勢利導,善于發出自己的聲音,不但要參與國際規則制定,還要引導國際規則制定。中國需要團結周邊國家和地區,并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的合作,引導和推動周邊地區和亞太地區的國際往來和合作,促進和主導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擴大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世界經濟復蘇之路充滿曲折反復,其中蘊含著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未來發展走勢也是難以捉摸,這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當前我國需要在對世界經濟走勢進行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既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協調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又要夯實自身經濟基礎,不斷將本國經濟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 姜躍春. 世界經濟新變化與中國面臨的挑戰[J]. 國際問題研究. 2014(01).
[2] 馬建堂. 關于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幾個問題[J]. 統計研究. 2013(01).
[3] 李旸,李天德,陳少煒. 當前世界經濟周期波動的新特征及中國的對策[J]. 經濟學家. 2013(10) .
[4]陳彎彎,張翔 . 世界經濟危機與中國經濟政策的選擇———基于蒙代爾指派和斯旺政策[J]. 赤峰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