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相對較為緩慢,經濟形勢也處于下滑狀態,這種形勢與當前世界發達經濟體和東南亞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規律是一致的。很明顯,基于當前世界經濟總體形勢,利用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的發展,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而且,投入大量的貨幣不僅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還會造成“信貸泡沫”和企業債臺高筑的現象,不利于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
關鍵詞:分析;世界經濟新格局;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前景
由于中國各類企業的總收入都出現下滑現象,所以,對于中國宏觀經濟來說,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衰落時期,具體表現就是經濟微利。本文從中國經濟增長率較低、中國經濟短期的風險是信貸泡沫、中國企業的償債能力較差等方面分析了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前景,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一、世界經濟新格局下中國經濟增長率較低
市場改革直接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們發現,市場每經歷一次大的變革,都會在短期迎來一次經濟的高速增長,然后下降,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經濟定式。然而,在2007年以后,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根據國際權威部門數據顯示,每一次經濟快速增長背后都存在經濟下滑的潛在因素,而且這種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國外媒體報道說,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增長后已經出現疲軟現象,需要進一步改革才能更快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對于西方國家來說,判斷經濟繁榮或者衰退的主要指標是國民失業率,但是在中國,這個指標卻無法精準的反映出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況,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農民數量巨大,在理論上很難判斷城市的失業率到底有多少。既然我們無法用失業率這個指標來反映中國整體經濟狀況,那么,在我國,國家統計局則使用 PPI這個指標來衡量經濟形勢。據 PPI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產資料價格已經很長時間處于負值了,這充分反映出當前我國經濟的不景氣,具體表現為,由于產能過剩所導致大多數東西賣不出去,只能降低價格來處理。分析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我們發現,從2009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速出現負值,處于下行趨勢,即便中間由于各種原因出現了短暫回升,但是始終無法改變經濟下行的總體趨勢。通過分析克強指數,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了。克強指數結合了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新增以及銀行中長期貸款這三種經濟指標,是相對客觀和準確的。
當前,世界經濟是“一超多強”的新格局,這種格局存在了較長時間,而且在短期內不會出現較大改變。據世界經濟專家分析和預測,在未來15到20年間,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低于8%,就需要采取一些積極的經濟政策來活躍市場,以此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使中國經濟經濟更具活力,展現自身的魅力。
二、世界經濟新格局下中國經濟短期的風險是信貸泡沫
據了解,截止到2013 年 10 月底,我國的外幣存款余額為 105. 43 萬億,人民幣存款余額大約有107. 02 萬億。然而,當前,我國所有商業銀行的備付金率還有不到 3% ,將近50 萬億的 GDP,但是,銀行可貸資金只有 3 萬億。從以上數據中,我們不難分析出,為什么2013年以來我國銀行同業拆借現象如此頻繁,而且還出現了較高的隔夜拆借率。通俗來講,中國只有那么多的貨幣總量,但是卻有將近30萬億的影子銀行貸款規模。這些錢究竟是從哪里來的,我們不難想象。與美國、歐盟、英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并不大,也沒有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但是,問題在于它的來源,中國影子銀行資金來源較為多元化,主要包括未兌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等。如果經濟長期處于高速增長時期,而且各行各業的利潤和收入都非常可觀時,這些問題都不會凸顯出來,但是一旦經濟出現大規模下滑趨勢,或者企業經營出現問題,這些潛在的風險就會現顯現出來,出現較為嚴重的金融風險,沖擊整個經濟系統,造成嚴重的問題。這種金融風險被稱為“信貨泡沫”,而且由于資金鏈斷裂,使得中國企業債臺高筑,負債累累。當前,中國各個行業都出現了微利或者利潤下滑趨勢,面對這種情況,政府必須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激活當前低迷的市場經濟,促進中國整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與此同時,作為金融主體,銀行和金融系統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防范各類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經濟損失。
三、世界經濟新格局下中國企業的償債能力較差
據了解,當前,我國所有商業銀行的本外幣貸款余額 77 萬億元左右,加上近 30 萬億的影子銀行貸款,共有100 多萬億元的本外幣貸款余額。和其它國家相比,我國的政府和企業債務在GDP中所占的比例還是非常低的。2013年,國外專家根據標準普爾進行了一次估算,2014年底,中國非金融類企業的債務將會達到13. 8 萬億美元,與美國的13. 7 萬億美元所差無幾,幾乎持平。數據還表明,截止到 2017 年底,中國企業的債務總數還會上升,有可能達到 18 萬億美元。經濟專家預測,到那時,中國有可能超過美國,甚至超過美國和歐元區的總和,成為世界上企業負債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多項數據表明,當前,中國企業負債在GDP中所占比例約為120%,不過這個數值并不算非常高。然而,與發達國家 1 ~ 2的比值相比,中國企業的債務與稅前收入比太高,高達 3. 5,是不正常的。據了解,這個數值一旦超過2,企業的還債能力就會降低。在當前形勢下,我國已經很難依靠銀行貸款、社會融資的方式來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如果執意這樣操作,反而會將中國經濟推向低谷。
四、促進世界經濟新格局中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
(一)通過減少稅收推動經濟發展
對于政府來說,要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最大程度的激活、刺激經濟,首先要做的就是減稅,要從總量上減稅,而不是結構性減稅。基于當前經濟出現下滑形勢,連續分析了多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府財政收支的預算報告等資料,從中發現,近十年來,中國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基本上是GDP增速的兩倍,而且政府報告中也是這樣計劃的,是符合宏觀經濟發展規律的。例如,2012年,政府在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財政收入的增長目標是8%,然而,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發現,國家經濟的實際增長速度為24.8%,是既定目標的3倍,甚至超額完成了當年的計劃,是很好的現象。通過研究多年數據,并結合市場實際形勢,我們從中發現,一旦政府提高稅率,雖然會使政府的收入有所提高,但是達到一定高點后,如果政府不改變政策,繼續提高稅率,那么所得的稅收就會出現減少現象,這就是經濟學中非常著名的“拉弗曲線”。它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在征稅問題上,政府不能一味的提高稅率,給企業增加負擔,否則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宏觀經濟上面做文章,根據當前中國的總體經濟形勢來選擇適合中國企業的政策。在減稅方面,要做到真正的減稅,是對經濟總量進行減稅。沒有了沉重賦稅的中國企業才能輕裝上陣,更有競爭力,使中國經濟朝著更加繁榮的方向發展。
(二)通過鼓勵發展服務業來振興市場經濟
從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服務業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整個GDP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服務業有無污染、投資少、盈利高等諸多優勢,成為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的起步相對較晚、發展的也非常不完善,甚至在發展過程中還出現了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不僅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給于支持,還需要人才的大力支持。要想進一步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振興中國股市是首要要做的事情。一旦股市出現繁榮景象,一方面可以直接促進金融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人擁有了更多的財富,促進了人們的消費欲望,也符合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中國經濟還是要靠實體經濟的繁榮看來推動,才能使中國的經濟市場秩序更加健康。但是,金融服務業的發展要建立在良好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必須有法律的保障才能進一步發展。所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同時進一步改革政治體制,是股市繁榮和金融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中國經濟要想持續良性發展,就必須要有政治制度作為保障。最為明顯的就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因為市場、人口和制度改革的紅利,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飛快,改變了中國落后的經濟現狀。
五、結語
如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政府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對宏觀經濟進行及時調整,實行較為積極的貨幣政策,同時,還要對中小企業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并通過發展第三產業來增加收入,這樣就可以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經濟的長期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羅伯特·蒙代爾. 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中國:前景與挑戰[J].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6).
[2] 陶大鏞. 從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J]. 經濟學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