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行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項主要內容,而且在發展金融經濟的過程中,應不斷地創新其發展模式,利用金融創新來推動銀行業的發展。國內經濟的運營和管理體質已經從以往的分層經營逐步向一體式服務模式轉變,同時管理方式也從以往單純的資產負債管理逐步轉變為客戶管理,金融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極大地推動了銀行業的發展。然而,銀行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嚴重影響著銀行業的發展,因此,對基于銀行風險投資的金融創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銀行;風險投資;金融創新
在當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新時代下,金融投資已成為當下國內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形式,而且已經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由此形成的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嚴重影響著國內的金融行業發展。目前,金融業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就是如何更好地適應全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以及如何有效的處理好銀行風險投資。為此,本文對基于銀行風險投資的金融創新進行了分析與研究,以期為推動國內銀行業的更好發展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一、銀行風險投資金融創新概述
金融創新是指在現有的金融體制基礎上引入新的金融辦法,借助新的金融辦法來獲取金融經濟效益。綜合而言,金融創新是促進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金融創新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銀行的發展。我國銀監會指出,銀行風險投資的金融管理創新主要是依據金融市場的改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步提升銀行監督和管理風險投資金融方面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銀行的更快、更好發展。金融創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狹義和廣義。狹義的金融的創新是指創新并完善實際金融技術和金融產品;而廣義的金融創新是指改革金融領域的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和管理模式、金融制度等。在銀行風險投資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風險,因此,銀行必須加強對金融創新的風險管控。
二、金融創新的發展狀況
(一)經濟形勢對金融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銀行服務系統也得到了不斷的創新,網銀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大大地提高了銀行的服務質量,縮短了國內銀行與西方國家銀行之間的差距,然而,在實踐過程中仍有諸多有待改進之處。在當下經濟全球化發展日趨成熟的新形勢下,許多外資銀行不斷涌入中國,導致國內銀行面臨著強烈的競爭壓力。盡管國內銀行仍在快速發展,然而,在革新期間仍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嚴重阻礙著銀行的資本擴張及發展。銀行在創新基本業務的過程中,應對基本業務可能給國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加以充分考慮。銀行的基本業務主要是指銀行小金額的金融投資、日常收支和資金累積等,其可以為中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及社會經濟生活能力發展。然而,隨著金融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革新,不斷涌現出諸多的金融企業,嚴重影響著銀行的經濟業務,致使銀行的經濟運營陷入困境。這就要求銀行適當地改變現有的金融狀況,不斷地創新理財產品和基本存儲利率等。
(二)風險投資對金融的影響
國內的風險投資行業因各種原因正在不斷地進行革新。由于經濟政策方面存在著失衡現象,嚴重影響著風險投資行業的穩定發展,再加上有關法律制度比較欠缺,導致風險投資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風險投資方面的管理和指導也比較欠缺,導致風險投資陷入無法可依的困境,也無法受到有關法律的保護。同時,風險投資也有可能因某些規定而受到影響,如公司法主要是針對生產型企業而言,其中并未牽涉到風險投資運行為主的企業生產類型,因此,法律中的許多規定并不適用于風險投資公司。另外,也缺乏健全的制度來管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公司運作過程中的資產退出則是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風險投資。資產退出是指通過轉讓投資中的股權來謀求經濟效益,風險投資通常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如果缺乏良好的后盾,則必定會對資產投資造成巨大的影響,國內許多發達城市中普遍存在著此種投資。經濟發展轉型中一個主要的資金溝通渠道就是風險投資,其資金管理和運作模式均與我國企業是相互獨立的,尤其是國內科技行業發展與風險投資之間并不屬于循環的經濟關系。這主要是因為風險投資的管理制度及模式不夠完善。風險資本是金融管理特征的直接反映,如果缺乏有關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管理風險資本,則其根本無法推動經濟市場的發展。
三、銀行管理風險投資下金融創新的方法
(一)加強控制負債和資產的風險
負債與資產一直都是銀行業務的核心主體,對于銀行而言,做好負債與資產中風險控制是保障銀行長遠發展的前提。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來控制不同負債和資產經濟業務中的風險。
1.利用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來規避銀行不良貸款。加強管理貸款,以確保銀行能夠定期收到還款。全面分析引起不良貸款的原因,積極與個人、企業進行貸款溝通,加強把控貸款投資,不斷地優化有關管理制度。嚴格根據工作程序來回收和發放貸款,將貸款審計工作嚴格落實到位,從工作流程與制度上確保貸款的回收和審計之間的獨立性,避免出現銀行負債和資產統計數字不真實的情況。
2.對銀行的存貸比例加以嚴格把控,認真管理好銀行的資產。在合理把控銀行資產的前提下,合理地協調好貸款和存款之間的比例。同時,還應嚴格監管好銀行資產,以增強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借助銀行資產來降低壞賬損失,引導銀行合理配置好貸款和存款之間的比例。
3.正確處理好銀行資產的收益,并保證銀行資產流轉的安全性。盡可能地降低銀行資產的閑置率,減少銀行資產在經營中產生的費用。全面提高銀行資產的使用效率,提升銀行資產的盈利能力,不斷地完善負債和資產之間結構,避免銀行負債和資產之間發生混亂現象,從而保障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4.引導銀行積極參與清查企業資產工作中,以使銀行的有關權利得到有效的保障。應鼓勵銀行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破產和業務往來等工作中,認真處理好貸款和資產,以避免銀行出現資產損失。
(二)加強管理好銀行的經濟業務風險
在當下經濟時代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銀行應對金融經濟的改變和風險投資加以高度重視,深入探討風險投資中的金融創新。在當下多元化市場經濟環境下,銀行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風險因素,銀行應加強管理好經濟業務及其有關風險,尤其是中間業務。
首先,在創新經濟業務的過程中,銀行應高度重視風險投資金融創新等方面,提升對成本效益的重視。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通常需要開展諸多經濟業務,而部分經濟業務往往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經常會發生成本收益欠缺的情況。而另一方面,銀行在開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往往也極易產生諸多風險,尤其是在管理企業的負債和資產以及企業擔保等業務的過程中,隨著金融結構的不斷改變,銀行的風險系數也會隨之不斷上升,必須對此種現象加以高度重視,對成本效益方面的改變加以全面把控。
其次,應加強管控銀行資產的流動。為了防止銀行在開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成本效益受到損失,影響銀行風險投資方面的發展,銀行必須加大對資金流動性的管控力度。除了必須保證正常的擔保,還必須要求對方提供一定的押金,以促使其定期還款,從而達到降低銀行投資風險的目的,有效的保證銀行的經濟效益和相關利益。
最后,銀行應加大對中間業務的資金支持和風險管控。與傳統的金融結構相比,新的金融創新要求銀行必須具備能夠管控中間業務風險的能力,盡快查找出風險,并對其進行相應的管控。目前,大部分銀行均是通過收取中間業務保證金的辦法來降低中間業務的風險,然而,那些舉措仍不是很成熟,還有諸多有待改進之處。
四、結語
眾所周知,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均會存在著一些風險,銀行也不例外。而銀行在發展社會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銀行風險投資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不僅應加強控制負債和資產的風險,而且還應加強管理好銀行的經濟業務風險,這樣方能有效的降低銀行的風險,保障銀行的經濟利益,提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銀行的健康、穩定發展,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權飛過,王曉芳. 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基于金融創新的分類研究[J]. 財經論叢. 2016(09).
[2] 羅紅華,胡春梅.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與財務風險防范研究——以金融創新理論為視角[J].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4(03).
[3] 王永海,章濤. 金融創新、審計質量與銀行風險承受——來自我國商業銀行的經驗證據[J]. 會計研究. 2014(04).
[4] 郭品,沈悅.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理論解讀與實證檢驗[J]. 財貿經濟.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