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高的收益,就要重視內部審計作用。 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一定的風險, 該風險具有客觀性、特殊性、持久性、 隱蔽性和可控性的特征, 風險形成受到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的雙重影響。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是由審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審計技術與方法存在漏洞以及較差的審計環境造成的。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需要加強審計人員隊伍建設與綜合素質提升, 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與方法, 同時改善內部審計工作環境,以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 審計風險; 成因; 防范
一、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基本特征
(一) 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客觀性是由企業中其它風險的客觀性所決定的。也可以說只要企業存在一定的固有風險, 并且這個風險是客觀性的, 那么內部審計風險也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所以,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風險存在著一定的客觀性,那么就很有可能導致審計部門與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與財務收支的重要錯報與漏報的風險,隨之增加了內部審計的風險。 現階段, 很多內部審計部門缺乏一定的資金支持, 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規范的流程與原則, 也使內部審計的風險不斷提升。
(二)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企業的內部審計不同于社會審計與其他審計,內部審計部門無法自主的選擇審計的項目。即使一些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對管理者的決策與管理存在一定的意見,也無法改變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只能夠按照上級領導的要求與指導完成內部審計的工作任務, 出具審計報告,并且根據報告得出審計的結論,以此來發表一定的意見與建議, 不允許出現抗審的情況。 內部審計部門主要是防止企業出現財務漏洞, 幫助企業經營管理, 改善管理制度的一個部門, 受企業管理者的影響較大, 有時會因為受到管理者的壓力而擴大監督與評價的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
(三) 企業的內部審計的風險具有隱蔽性的特征
內部審計在很多不夠規范的企業之中遭到忽略, 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且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還有一些管理者認為只要內部審計能夠監管企業的財務管理即可,不需要內部審計部門在發表意見與建議以及客觀事實中承擔責任,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內部審計的工作與客觀事實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審計工作人員根據這種審計結論來發表一定的意見與建議, 如果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內部審計的風險就不容易被發現, 存在一定的隱蔽性。
二、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
(一)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而且還會對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造成一定的影響。 目前, 部分企業中存在著綜合素質一般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時沒有嚴格的按照審計的相關程序來進行, 操作缺乏規范性, 對內部審計專業知識的理解比較片面, 而且對待問題消極怠慢, 在一些財務報表以及企業財務收支中很容易出現錯報漏報的重大事項。
( 二) 企業內部審計的技術與方法存在漏洞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技術與方法現階段還存在著一定漏洞與局限性, 在抽樣審計的工作中, 誤差的大小常常會對審計的結論造成很大的影響,并且相關審計工作的方法與技術較國內外先進審計機構相比較為落后,內部審計的工作程序不規范,審計方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等都促使了內部審計風險的形成。
(三) 企業內部審計環境較差引起風險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環境較差,導致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不斷出現, 阻礙企業的發展與經營, 不良的內部審計工作環境很容易導致審計風險的出現。 目前,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并且對待審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認識錯誤,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企業內部審計環境較差引起的一系列風險,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層的領導對審計部門的隊伍建設不夠重視, 缺乏一些專業化的人才, 并且對現有的審計工作人員沒有設置相關的技能培訓機制,內部審計隊伍缺乏穩定性, 人員配備極度不足。
三、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 加強隊伍建設, 提高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能夠有效的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可以進一步防范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推動我國企業不斷發展與進步。 加強隊伍建設, 首先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企業著想, 規范自身的行為,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與價值觀,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 做好企業風險防范的工作。
(二)采用先進的內部審計工作技術與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 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今企業的快速發展,要想內部審計工作與社會經濟共同進步,就要采用先進的內部審計工作技術與方法來保證企業的財務收支與內部管理控制不出現問題,推動企業不斷發展與進步。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空前發展, 信息化管理已經被國內外許多企業所應用, 利用網絡技術來傳遞共享一些會計信息已經成為了現實, 傳統的線下審計工作已經逐步轉移到線上進行,不但可以節省時間、 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而且還可以使內部審計的工作更加精確, 減少錯誤的發生。
(三) 改善內部審計的工作環境, 防范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工作環境是否合理是能否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保障。改善內部審計的工作環境首先管理層的領導要高度重視對企業員工素質的培養, 要求各部門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并且還要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 依法履行內部審計的職責。 管理層還要加強自身對內部審計的了解,更新對內部審計的傳統觀念, 盡量親自負責審計的相關工作與任務, 對審計部門提出合理的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其次,管理層的領導還要嚴格執行內部審計相關的工作準則,對待企業財務部門出現的問題要依法處理,認真對待問題, 及時改正, 對于出具虛假信息來欺騙審計工作人員的現象要嚴肅處理,追究其責任, 降低內部審計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黃清.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與對策[ J] .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5( 15) : 106-107.
[2] 陶玲, 朱迎. 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和度量—— — 基于中國金融體系的研究[ J] . 金融研究, 2016( 6) : 18-36.
[3] 田莉. 種子企業銷售與收款內部控制制度優化探討[ J] .中外企業家, 2016( 18) : 89, 94.
作者簡介:趙蘇榮(1990-),女,漢,山西省臨汾市,碩士,審計,單位: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