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間的借貸、銀行的貸款、國家間的信貸合作,銀行授信審批都發揮了重要的風險防控作用。我國銀行授信審批與發達國家比實行的較晚,但是在審批體制改革方面,我國也逐漸的吸收了一些國外先進經驗,摸索了適合我國授信審批的體制,建立了審貸不同環節相互制衡的機制,劃分了各環節的風險管理職責,實現了職能的分離。雖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國銀行授信審批的現狀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審批流程上與業務實際發展需求不匹配。
我國目前銀行授信審批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人員配置與審批體制不協調,沒有完善的審批制度、責、權、利不匹配 ,審批層級多、效率低等問題。為了加強我國銀行授信審批,有效遏制銀行貸款審批環節上的風險,在新的形勢下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革。加強崗位資格認證制度的貫徹,為員工提供崗位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研細化審批制度條款,加強內部控制評價,科學評估、簡化操作流程,建立并完善有效的管理機制。
一、我國銀行授信審批的含義
授信是指銀行向非金融機構客戶提供的資金,或對客戶在有關經濟活動中可能產生的賠償、支付責任做出的保證,包括貸款、票據融資、融資租賃、貿易融資、透支以及各項墊款等表內業務,票據承兌、開出保函、備用信用證、信用證保兌、借款擔保、有追索權的資產銷售、未使用的不可撤消的貸款承諾等表外業務。授信按期限分為短期授信和中長期授信。客戶提供相關的資料,到銀行來做業務審批,一般由客戶經理按照審批流程來辦理審批過程。
二、目前我國銀行授信審批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崗位設置不合理,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實際工作中,人員崗位設置“重審批、輕審查”,審查權力往往被審批權力人占據,不能充分發揮審查的權利。銀行審批體制人員設置中還存在一人多崗,造成責任難以劃分,存在業務處理速度緩慢等問題,埋下了很大的操作風險。銀行審查審批人員崗位上崗考核機制不健全,人員穩定性差 、隨意性大,有些審批崗位人員缺乏實踐經驗,脫離業務實際,風險把控上比較薄弱。
(二)審批要點精細化程度不高,缺失有效的審批落實框架,監督內控不健全。 銀行的審批制度多數僅限于對完整性、合法性、合規性審批的概述,沒有合理的審批落實框架建議,缺少要點細節的條文,沒有形成系統的操作標準,有時只能是憑借審查審批人員自身的經驗來操作,風險把控抓不到重點。業務部門與審批部門沒有及時的溝通,缺少回訪跟蹤機制。內控審計部門對貸款落實不到,缺少嚴格的責任問責制。
(三)授信審批層級多、效率低 ,責、權、利不匹配,審批流程上與業務實際發展需求不符。在實際審查審批中,貸審分離的制度在銀行貸款審批體制中沒有充分發揮出作用,設置了多層級的審查和審批,審批條件比較復雜,流程循環往復,審批效率比較低,很難保證業務質量。審批牽涉的人較多,審批責任落實比較難,無法進行有效的問責,沒有與風險承擔責任相匹配。
三、加強我國銀行授信審批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崗位資格認證制度的貫徹,重視員工崗位培訓,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設置審批崗位上崗考試的資格認證制度,選拔最合適的專業人才,確保選拔人員的公平、公正。深入貫徹崗位資格認證制度,提高人員專業素質水平,激發員工主動學習的動力。同時增加培訓的數量,提高培訓的質量,重視崗位培訓和后期效果的檢驗評價。
(二)結合實踐,細化審批制度條款,加強內部控制評價。最好調研、整理和評估工作,審批制度條款要結合審查的關鍵要素,適當增加一些例子,注重授信政策的有效性。發布審批落實條件框架建議書,針對借款人的多方面信息落實條件建議,使審批人員有章可循。加強審計部門的內控管理工作,將該考核機制納入的績效考核體系中。
(三)簡化操作流程, 科學評估,完善責權對等的管理機制。減少阻礙業務發展的審批層級,進行科學的風險控制評估后,適當針對業務的特點,簡化審批流程。參考風險收益與評價等指標,實行獨立審批人機制,優化審批流程。嚴格執行的責任問責制 ,防止發生權力濫用的情況,按照審批人的工作量給予績效獎勵,實現責、權統一。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信貸業務發展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可是授信審批隨著業務的增長其效率顯示出了不足,服務產品創新不夠,授信需求與服務能力之間的存在一定的矛盾。銀行授信時間過長,由于審批效率低而丟失了盈利的業務機會,授信過程壓力逐漸增大。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改革原有的銀行授信審批現狀是很有必要的,加快授信速度,改革授信審批流程,有效規避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實行直線職能式管理,通過總行一體化管理,提高總行對授信風險的總控能力。建立并完善授信審批的各項制度,強化風險把控理念。(作者單位為哈爾濱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