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但國有資本境外投資使得國有資本流失的情況依然常有發生,在過去十年間發生的海外并購等事件中,不乏有許多失敗的案例,這些過往案例充分說明了國有資本進行海外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我們應該以謹慎的態度進行應對。國有資本不管是投資于國內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之中,還是投資于海外市場,要想降低風險,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必須以嚴謹的態度不斷強化自身的風險控制意識,警惕在投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風險。
一、目前國有資本進行投資的主要風險
(一)制度不完善帶來的風險
在財務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等各個方面中,一些國有企業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決策機制,未能建立健全應對風險的內部體制制度,從而導致部分管理和監督的體制形同虛設,完全成為企業內部管理的擺設。此種情況很有可能導致部分缺乏工作責任感的人員不能很好的對國有資本進行監督和控制,從而導致在經濟新常態下,國有資本投資過程中風險控制問題越發的突出,最終導致嚴重的虧損。
(二)投資體制薄弱所帶來的風險
目前,我國沒有完善和健全的監管部門對投資的整個過程進行把控和管理,由于投資的特殊性,導致部分企業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向投資部門匯報項目進展,而監管部門所獲得的有效信息也十分有限,這種情況必然會導致國有資本投資過程產生較大的漏洞和巨大的風險,由于監管缺失,此種現象可能頻繁發生。因此,為了減少投資過程中出現風險,必須不斷完善監管制度。
(三)投資戰略決策制定中存在風險
為了維持持續的競爭力,增強公司的核心優勢,公司必須以未來為基準點,做出全面的策劃和謀略。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交流背景下的新經營方式不斷涌現。而公司在不斷發展甚至進行根本性變革的過程中,制定合理的戰略決策越發的顯示出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旦戰略目標不夠精準,或者缺乏可行性和實際操作性,那么很可能導致長遠目標的偏離,以及產生更大程度的投資風險。
二、對國有資本投資風險的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監管體制
我國在對國有資本的投資進行監管的過程中,可以參考發達國家以及國際上主流的監管體制,同時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中關于監管的措施和條約,形成規范的標準。而這些標準則可以作為公司內部的基本準則和依據,將其作為標桿,成為公司投資管理中的參考標準,從而更好的進行內部控制,減少國有資本投資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同時,國有公司財務報告的可行性直接決定了公司的生產和經營效果,只有結合經營目標制定具體的監管目標,才能準確的完善公司的自身定位,進行完善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監管。
(二)重大投資出現失誤及時落實追究責任
由于現代公司制度在國有公司中的落實較晚,因此,常見的弊端如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較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化、企業上級部門進行批準時過于流程化等問題,導致國有資本在進行投資時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和研究,缺乏科學的論證卻投入執行,甚至出現了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冒著風險導致國有資本的流失,而在新經濟常態下,國有資本投資的失誤依然缺乏準確的責任人,周而復始各種項目的失敗和各種不成熟項目的上馬以及投資,加速了風險的產生和投資漏洞的出現,從而使得風險難以控制。
(三)建立完善和風險預警以及風險防范制度
明確規定投資過程中出現的風險的標準,確定投資風險預警范疇,當風險出現時,進行及時的防范。當發生突發事件或較大風險時,應該緊急制定預案,并進行標準化的處理,從而確保后續項目的有序進行。另外,企業也應該綜合考量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準確的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措施。而在新經濟常態下,這樣的行為規范則愈發突顯出其重要意義,通過樹立規范的投資風險防控意識,才能盡量減少風險的發生。
(四)建立完善的公司組織架構
只有有了完善的組織構架,才會有專門的機構對風險意識進行培養,制定、監督并執行相應的管理制度,切實保證其落實和到位。例如,在公司中設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明確劃分其各項職責,經理層負責企業日常事務的經營,董事會和監事會則對股東大會負責。由于各個經營管理群體具有不同的投資項目權限,因此,在進行國有資本投資決策時,更有利于全面的進行分析,從而降低投資風險發生的可能。
總之,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或者是超高速增長,轉向了一個中高速增長,對國有資本進行高效和高質量的風險防范將愈發重要。目前,國有資本進行投資的主要風險包括了制度不完善帶來的風險,投資體制薄弱帶來的風險、投資戰略決策制定中存在的風險等等,為了降低各種風險,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監管體制、對于投資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失誤切實地落實起追究責任,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和風險防范制度,以及建立起完善的公司組織構架。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的量化風險,分析風險并盡量避免風險的產生。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才能更好的處理。只有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把風險管理真正放在突出的位置,才能避免監控和監管機制的失靈,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國有資本缺失和風險漏洞。(作者單位為青島嶗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