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經濟資本概念出現之后,我國銀監會開始要求各商業銀行重點強化經濟資本管理。我國商業銀行在經濟資本的約束下如何發展,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業的利弊越來越明顯,與國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經濟資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并分析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現狀,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完善管理的有效對策。
經濟資本管理是指通過計量、分配和評價銀行業務部門和產品所需的經濟資本,組合管理、總量控制風險資產,實現風險調整后資本最大的回報率。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操作風險、信用風險、交易風險、市場風險,經濟資本管理為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套風險調整定價機制,它的實施能夠有效控制商業銀行存在的各種風險,促使商業銀行將資本投入到回報率最大的業務中。提高資本的利用率,優化配置,實現資本回報率的最大化。實施經濟資本管理,建立并完善的業績考核制度,促使工作人員與整個組織的目標相協調。
一、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經濟資本管理的重要意義
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經濟資本管理,能夠有效建立起完善的經濟資本管理體系,優化資源配置,調節風險,使股東價值最大化。由于經濟資本注重風險的模型化,擁有嚴密的模型,可以使風險計量更加周密,提高風險管理的精密度。經濟資本是虛擬資本,當它在數量上超過可用資本時,它的風險水平超過其實際承受能力,這種情況下需要增加實際資本,來提高風險承擔能力。在產品管理時,通過經濟資本風險衡量,量化不同產品的風險。改善有效業務部分的價值,科學的對產品進行定價。在經濟資本分配的基礎上,對各部門和各項業務進行評價,可以考察其盈利能力。經濟資本管理體系可以根據對銀行風險調整的績效測量,對經濟資本的分配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提高盈利水平。從各商業銀行實施經濟資本管理的實際情況看,經濟資本管理強化了經濟資本的最低回報要求,增強了業務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形成了資源配置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現狀
(一)資本匱乏,缺乏業務轉型和盈利模式。在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沒有顯示的差異,基本相同,業務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合理,大部分銀行的發展完全依賴公司金融業務。有些區域的資產集中度非常高,銀行新興業務基本處于起步狀態。粗放型運營和擴張模式使銀行的加權風險資產權重占比非常高,屬于高資本消耗。
(二)資本補充與發展不匹配。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處于發展階段,并沒有完全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缺乏低資本耗用的業務架構。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對核心資本的需求處于非常饑渴的狀態。商業銀行融資的自主性比較弱。關于當前資本管理問題,銀行應該盡可能多地從資本市場獲取資本這種非常稀缺的資源。
(三)缺少有效的資本管理工具和渠道,主動性不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初始設計不完善,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還有一些歷史遺留的矛盾需要解決。有一部分商業銀行在資本管理方面的自主性非常弱,主要表現在時間、方式、價格、金額等的選擇上都缺少自主性。
三、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經濟資本管理實施的教育,促使資本管理與戰略思維相聯系。在新的形勢下,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績效觀,商業銀行應該積極運用經濟資本來增強風險管理的意識,形成以經濟資本管理為核心的風險管理體系。增加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與資產風險管理的銜接,促進商業銀行對風險資產的約束機制達到有效標準。
(二)加強資本總量和結構管理。商業銀行必需嚴格分析資本構成,促進資本“輸血機制”與“造血機制”有機結合,加強資本總量和結構管理,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完善資本補充方式。從融資成本的角度比較,增加經營成本,混合性融資方式需要進行利息償付,減少以利息方式財務費用的硬性壓力。
(三)基于經濟資本管理建立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提升資本使用效率。經濟資本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的完善能夠促進商業銀行改變發展模式,保證商業銀行資本約束,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發展效率,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實現融資和資本使用的有序平衡。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金融體系正面臨著重大的變革,雖然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實施經濟資本管理,但是在實踐操作方面與國外先進的銀行相比,其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實施有效的經濟資本管理,并充分考慮我國實際情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和績效觀念,不斷的進行改革創新,在實踐中完善經濟資本管理。積極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濟資本管理模式,吸收先進的理念,不斷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水平。(作者單位為哈爾濱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