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是一整套方法構成的體系,目的是利用內部詳細分工形成各個部門,再利用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制約關系協調經濟活動、保護經濟利益。嚴格的說,財務風險防范也可以納入企業內部控制的范疇之內。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危害非常大,其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生產中斷等問題。分析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有一定積極意義。
一、當前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不足
(一)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聯系不強
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經濟利益、協調并控制經濟活動,在該理念要求下,內控管理的目的是強化內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執行,鑒于內控和財務活動之間的必然聯系,二者的關系需要明晰化,并在現有基礎上更為緊密的聯系起來。然而目前看來,相當一部分企業雖然進行了內部控制和內控管理,但并未將其與財務工作緊密結合,或者沒有將其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融為一體,導致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脫節,內控管理無法有效提升財務風險防范能力。如某企業通過內控管理強化了財務工作的精細程度,但主要措施是控制支出,內控管理沒有和財務風險防范發生直接關系,也就很可能無法起到較大的作用。
(二)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缺少必要的制度作為支撐
制度是工作開展的基本保障,內控管理工作和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均需以制度作為支撐才能更為有效的開展。現代企業管理講究落實責任,假定某企業準備進行內控管理,首先要確定管理人員,如果該企業缺少常規的內控管理制度,人員在進行各自工作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精力負責額外的內控管理工作,內控管理很可能流于形式或者無法執行。同樣,財務風險防范也需要以制度為支撐。當前階段,部分企業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交給財務部門或者由董事會、企業高層負責,以上幾種情況均不是完全合適的,財務部門不了解企業的運營方向,很難做到精準防備風險,而企業董事會和高層的工作壓力較大,又不夠了解基層情況,其指定的財務風險防控計劃同樣帶有不可行性。缺少制度支撐,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難以進行。
(三)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執行不到位
執行不力是困擾相當一部分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主要問題,部分企業由于產權的特殊性,以上兩個工作的開7fe574b7523028af990fcaa2ebb6d083展更是難上加難。以內控管理為例,內部控制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是預算控制,假定某企業制定了完備的預算方案,包含行政開支、生產線增加、市場拓展等一系列內容,但如果內控管理不力,負責預算的人員并不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計算,那么預算結果一樣是不可信的,預算控制也就失去了意義。如何強化執行,是企業未來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強化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一)明晰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之間的關系
強化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核心要求是必須明晰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之間的關系,按市場經濟一般規律和我國企業的普遍現狀來看,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關系為:內控管理決定了財務風險防范的水平,財務風險防范是內控管理的構成部分和主要內容之一。
分析內控管理前,可以先了解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控制程序和會計實施三個基本要素,具體流程包括授權組織、方案制定、調整優化、實際執行、控制報告五個部分。財務風險防范的流程與此基本相同,通常來說,企業財務風險來自于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以某企業為例,該企業的業務重點是精密儀器制造,屬于非上市公司。其財務風險來自于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內部風險包括資金預算、分配的合理性,外部風險包括資金鏈的可靠性、市場競爭等。資金預算等內容屬于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該企業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明確下一階段需求投入400萬元資金用于生產線改良,并將該筆資金明確在預算工作中。資金鏈方面,企業最初依靠股東注資運營,在進入正常運營流程后,則依靠經營利潤維持日常工作,由于下一年度企業要投入大筆資金用于生產線改良,原本的利潤收入不足所用,因此企業決定建立新的資金鏈條,企業負責人通過私募股權資金的方式募集資金200萬元,并通過銀行貸款200萬元,充實到企業財務部門中,資金鏈得到明顯的完善,資金來源也更加多元化,即便某一個分鏈條斷裂,企業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風險,財務風險防范水平得以提升。
上述案例中,企業首先明晰了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之間的關系,之后以內控管理帶動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使該項工作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這一模式可以作為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基本模式加以推廣。
(二)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體系
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體系,也即內控管理制度和財務風險防范制度的統稱,由于二者關系緊密,將兩個制度合并為一個體系。具體來說,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三個方面,即明確目標、合理把控、優化調整;而財務風險防范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的問題則是選用專業人員、注意了解內外環境。
內控管理制度方面,明確目標是指企業在進行內控管理前,明確影響財務活動的諸多元素。如上文所述的精密儀器制造企業,在面臨市場競爭的情況下,該企業為了保持利潤,決定完善生產線,該活動中,影響財務的元素包括生產線完善費用、人員費用、安裝費用、誤工費用等等,以上諸多內容均要通過內部控制細化,納入預算的范圍并形成制度。合理把控是指針對目標花費進行估算,將花費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精密儀器制造企業的生產線完善活動,核心目的是保持生產線處于較為先進的水平,在這一要求下,生產線的處理器等設備應予以更換,確保其先進性,而傳送帶、金屬外殼等并不影響生產效率,可予以保留,在內控管理中也要予以注意、形成制度。優化調整是指在整體方案擬定后,對其進行評估,完善各項細節、進行必要調整。
財務風險防范制度的兩個要素是選用專業人員、注意了解內外環境。人員的選用是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高低的關鍵,由于當前市場經濟時代競爭激烈,進行財務風險防范不只要求人員具備基本的財務知識,還要求人員具備一定的市場分析能力和戰略眼光,在這一標準要求下,專業人員是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支持要素。企業可以選拔具備財務能力的人員培育其市場分析能力和戰略眼光,或者選擇市場人員培育期財務能力,以此保證財務風險防范制度得以建立。了解內外環境時財務風險防范的主要依據。
(三)強化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執行能力
執行能力的強化可以通過建立監督制度實現,監督的對象包括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兩個大方面。以內控管理監督為例,由于內控管理的對象多種多樣,執行是一個過程,監督需要與之一一對應。假定A企業準備進行預算,其目前的核心業務為某在建工程。工程涉及支出的均為預算管理對象,為便于進行分析,將其大致分為人員費用、建安費用、材料費用以及其他費用。在進行材料費用預算時,基礎是現有材料的價格,包括水泥、鋼筋、骨料等,但人員進行計算時,不能只考慮當前物價,由于各類材料的價格存在一定的動態變化,預算也要考慮變化的可能,該項工作需要在監督下進行。如上文提到的資金鏈斷裂問題,再建立新的資金鏈時,要考慮新資金鏈的可靠性,如果選取銀行作為融資對象,需考慮利息償還問題,如果進行私募股權基金融資,需要考慮產權變更問題,該工作需在監督下進行,以確保方案的合理性。監督能夠強化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執行能力。
三、結語
通過分析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滲透,了解了相關基本內容。目前來看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存在一定不足,通過明晰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之間的關系、建立完善的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強化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執行能力可以有效解決。后續工作中,應用上述理論也有助于企業強化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作者單位為青島能源泰能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