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費用是醫療費用的主體組成部分,與患者對看病是否昂貴的感受程度密切相關。作為醫療主體的醫院,在提高單位運營效率的同時,還要加強對醫療費用的控制。分析住院患者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化趨勢,可以為醫療費用的管理提供依據。已有多項研究表明,結構變動度分析方法能對住院醫療費用的結構變動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本文擬采用結構變動度對某二甲醫院2007-2016年的住院醫療費用進行分析,了解該院住院費用的結構變動情況。
一、資料來源與方法
(一)資料來源
本研究選取新疆伊犁某二甲醫院2007-2016年全部住院病歷首頁中的費用信息。將住院費用歸為藥品、化驗、檢查、治療、手術、麻醉、血費、材料、床位、護理、其它等11項費用項目。
(二)方法
1.結構變動值(value of structure,VSV)是指一個事物各組成部分的構成比在某時期的期末值與期初值之差。其基本形式為:VSV=Xi1-Xi0(i為費用項目序列號;0代表期初;1代表期末)。VSV>0,則表示結構正向變動,即某費用項目占住院總費用的比重在期末較期初增加;反之,則表示結構負向變動。
2.結構變動度(degree of structure variation,DSV)是指一個事物各組成成分的構成比在某時期的期末值與期初值差值的絕對值之和,用來反映該事物內部各結構在該時期的綜合變化情況。其表現形式為: DSV=Σ│Xi1-Xi0│(i=1,2,3…)。
3.結構變動貢獻率指各組成成分的結構變動值。的絕對值在結構變動度中所占比重,用來表示某組成成分的變化對總的結構變動影響的大小,其公式為:結構變動貢獻率=│Xi1-Xi0│/DSV×100%(i=1,2,3…)。
二、結果與分析
(一)2007-2016年住院醫療費用構成情況(見表1)
從歷年來看,費用占比前三位的依次為藥品費、材料費、治療費。
(二)2007-2016年住院醫療費用結構變動值及變動度
根據歷年住院醫療費用的構成比數據,將2007-2016年分為10個時間區間,根據計算公式,求出每一個區間的結構變動值和變動度,結果見表2。從結果可以看出,2007-20c104131cd5327ff0a60ecfd33fd7a0a516年間住院醫療費用結構變動度為38.72%,年均結構變動度為3.87%,其中2010-2011年和2015-2016年結構變動大,這主要是該院內部管理政策的大調整所致,其中2011年取消了臨床科室藥品加成并實行了醫護分開核算;2016年對耗材使用采用了上級集中供應,取消了二次議價,材料費增長,同時部分外科收治量下降明顯,手術費占比下降。
(三)各費用項目對住院費用結構變動的貢獻率
通過表3可以看出,藥品費、材料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結構變動貢獻率位于前三位的次數最多,特別是2009-2010年、2010-2011年、2011-2012年,藥品費、材料費、手術費連續位居結構變動貢獻率前三位。2007-2016年總的來看,藥品費、材料費、治療費、化驗費、手術費、麻醉費是引起住院費用結構變動的主要費用項目,這五項的累積貢獻率為79.21%。
(四)各費用項目的結構變動方向
如圖1所示,貢獻率最大的藥品費在2007-2016年間整體呈負向變動,2008-2010年呈正向變動。材料費和治療費整體呈正向變動,期間偶有下降。化驗費、檢查費基本保持緩慢平穩增長。手術費基本保持10%上下,但2016年手術費占比下降明顯。
三、討論
(一)醫院內部管理是導致費用結構變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這10年間,2010-2011年結構變動最大,這主要是因2011年該院實施醫護分開分組核算試點,劃細最小核算單元,“責、權、利”機制反饋更加精準。由于收治積極性增強,2011年手術量增長明顯,手術費增長變動貢獻率達到20.49,材料費也增長迅猛。同時,為適應醫保、農合管理要求,降低主要醫療費用,2011年該院實行臨床科室科級核算藥品零加成,并對各科室下達藥占比控制目標,嚴格獎懲。2011年當年,藥品費所占比例同比下降3.43個百分點,結構變動貢獻率達到35.92%。由于對合理用藥常抓不懈,醫院藥品費占比持續下降。
(二)醫療技術本身的發展導致費用結構變動
本研究顯示,貢獻率第二的材料費在10年間整體呈正向變動。近幾年來該院的醫療技術不斷發展,新手術方式、新治療方式等需要用到一些新型的醫用材料,這些材料價格昂貴,致使材料費在總費用中的占比不斷增加,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但同時也應警惕,材料費的迅猛增長背后是否存在“回扣、提成”等不合理因素,加強耗材采購、使用等環節管理。加強醫用材料的管理是降低醫院運行成本、合理制定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及減輕病人負擔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醫療費用的結構仍存在比價不合理的問題
在本研究中,診療費的結構變動有一定的貢獻率,但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實際所占比重在總醫療費用中仍很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力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這是我國醫療行業的普遍現狀。衛生管理部門對醫療費用的調控,包括調整醫療費用結構。調整結構的完整含義應該包括兩個方面:1)剔除非必要成本;2)把必要成本安排進來。我國的醫療費用中藥品費和檢查費高的問題幾乎全社會都有感受到,但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的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等過低的問題卻很少被社會關注。即使現有治療費中的項目,也是設備儀器類治療收費占比很高,甚至出現“亂收費”等問題。醫療費用的調控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有時出發點好的一項費用調整政策,不一定能起到預期效果,還需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同時提高病人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確實體現醫護人員勞動價值。(作者單位為解放軍第十一醫院財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