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中職體育教育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中職體育教育是中職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將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中職體育教育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中職生面臨學習和未來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極易使學生在學校學習中產生焦慮,壓抑等不良情緒,而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中可以分散注意力,轉移和釋放不良情緒,從而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機能;另外,中職生在參與集體項目或競賽活動中,為了能贏得良好的體育成績,需要與同學合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有利于促進同學間的團結友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交際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還有,學生要想完成體育教育中設定的動作要求,就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從而培養學生勇敢堅強的意志,而且,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可以使學生了解到體育動作的強度和難度,使學生能夠從中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不斷的突破自己,從而獲得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分析中職體育教育中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缺乏引導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雖然開設了體育教育課程,但是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在這門課程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只是重視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以及能否跟上教學節奏,而不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和心理,對學生缺乏耐心的引導,導致一些同學比較反感上體育課,在行動上消極對抗教師,出現不聽教師口令做動作等現象,從而嚴重阻礙體育教學中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
(二)教材建設滯后,實踐活動較少
中職體育教師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缺乏系統化的教學理論和方法,教材建設滯后,沒有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目標,教學內容也不夠明確,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也不高,難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而且,部分中職學校存在體育教學環境較差的問題,有些活動場地太小,學生放不開手腳進行聯系活動,使教師只能盡可能安排理論教學,導致體育實踐活動較少,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使體育教師難以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體育課。
三、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修養,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
體育教師在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養,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在體育教育中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能因為學生錯誤的動作而使用不當的言語進行指責,要耐心細致的給學生講解體育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學生更能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而更有利于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改進體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體育教師為了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就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了解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后,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要求和內容,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通過采取創設情境法,小組合作法等不同教學方式來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自身的不斷努力下優秀完成所學的技術動作,感受成功的樂趣,從而使學生更加開朗和自信,形成良性的心理定勢。
(三)更新教材理論內容,增加體育實踐活動
教師要不斷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理論的學習,為了順應新形勢下中職體育教學任務和要求,就要不斷研究體育教材新課標,挖掘并更新體育教材中有價值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是在理論教學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另外,教師要增加體育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運動中培養良好的行為規則能力,使學生也能勇于挑戰自己,增強意志,而且讓學生共同完成體育項目中,培養團隊意識和競爭精神,獲得更多友誼,讓學生心里感受到更多滿足和開心。
四、結語
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育趨向成熟的重要階段,要想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就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到體育教育中,積極發揮體育修身養性的重要作用。雖然當前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著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教學以及教材建設滯后,體育實踐活動較少等問題,但是只要通過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修養,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并且改進體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要更新教材理論內容,增加體育實踐活動等措施,就可以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貴州省遵義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