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增長速度加快,這一變化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產業的發展,老年人作為就業群體和消費群體既是一種危機與挑戰,同樣會帶來機遇。文章通過認識當下我國老年人群體的現狀,分析這一現狀給我國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若干對策。
所謂人口老齡化,顧名思義,是指在我國人口中,年輕人所占人口數量減少,而老年人所占人口數量增加的一個動態發展過程。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雖然緩解了我國人口急速增長的勢頭,但由于突然新生兒減少,幾十年來不可避免的出現人口老齡化問題,即使現在政策適當放寬,可以使狀況有所好轉,但老齡化問題仍然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在前人的研究中,童玉芬的《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我國勞動力供給變化特點及面臨的挑戰》中分析了在老齡化特點和趨勢下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指出年輕勞動力的供給和規模減小比老年人群體本身帶來的影響更值得關注,尤其在2030年后勞動力規模下降將會比現在更加迅速。陳衛民、施美程的《人口老齡化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需求效應》和于濤的《中國人口老齡化與老年消費問題研究》都將老年人作為消費群體這一角度分析了老年人群體的消費特點和消費現狀以及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消費不足,由老齡化消費需求帶來的服務業發展的問題。本文旨在結合產業內部勞動力與外部消費群體的情況分析老齡化給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應對之策與產業發展前景。
一、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進步,醫療事業的發展,人類壽命延長,我國老年人口高齡化特點突出。老齡化態勢迅猛使我國暴露出許多不足,隨之而來的挑戰也會接踵而至,就社會層面來說,老齡制度比如老年人權益保障與養老制度的不完善,出現許多“空巢老人”等家庭問題與社會問題。
企業內工作人員出現高齡化特征,勞動力減少而新勞動力又無法及時補充,退休人員增多帶來企業內缺乏新生力量與活力而養老保險與退休金爭議不斷加大的問題。這就對企業和政府帶來挑戰,要求他們就相應制度加大完善和管理。
老年人群體受教育程度不同,市場上的產品沒有對老年人用戶進行差異化生產,針對老年人的企業數量和規模少,沒有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無法滿足老年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老齡化存在地區差異,農村與城鄉之間,我國東部與西部,南部與北部都呈現出不同的老齡化程度,這會給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帶來差異。比如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大量勞動力就出,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遠遠高于城市,這就會給農業發展帶來挑戰。
二、老齡化帶來的機遇
不管老齡群體作為就業群體還是消費群體都對我國產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在思考如何應對挑戰的同時還應該思考如何處理與此同時帶來的巨大機遇,我國產業面臨著針對人口老齡化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創新升級。
首先,老齡化趨勢會一定程度上刺激產業變革,因為勞動力的減少,而人們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會引起對人工智能科技方面的需求,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增加,科技創新又會推動產業變革。
其次,老齡化日趨嚴峻,將會給第三產業帶來大量機遇。老年人用戶消費群體具有巨大潛力,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們的健康問題以及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普遍,這就使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有很大發展潛力。第三產業針對老年人服務也有很大發展空間,對我們的文化娛樂產業也帶來了機遇,老年人的空閑時間較多,有大量的時間追求物質和精神需要,尤其是精神上的滿足。比如影視方面加入老年人喜愛的電視劇電影,播放老年人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門球等。
以上都是對第三產業的要求和需要改進的,但是隨著老年需求的急速增長,其一方面的特殊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所以就引出了老年產業這一概念,老年產業的發展可以滿足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物質和精神的特殊需求,有著很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
三、前景展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老齡化的意識不斷增強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第三產業對老年群體用戶的針對性改進以及老年產業的發展有著良好的前景。
根據一系列的數據調查可以很好的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比如在未來20到30年間,農村老年人人口仍然占到全國老年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由于現在農村人口城鎮化的推進,很多企業走向了逐漸拋棄農村用戶消費群體的誤區,實際上針對農村人口尤其是農村老年人的產業發展還沒有走到盡頭;其次,在確定發展老年產業的同時應該抓重點,抓主要方面,比如到2050年,女性老年人口將會比男性老年人口多出三千萬,東部地區老年人口比中西部地區增長更快,這就為產業確定其重點研發產品和服務以及重點發展區域提供了指導;產業針對這些群體的特殊用品和特殊精神需求也急需解決策略和戰略部署。總之,人口老齡化為產業帶來問題與挑戰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大量的發展機遇與良好的發展前景。(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