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師生之間良好、有效的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進行了簡要探討,以期能夠為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做出一點兒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師生有效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激發課堂活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師生之間有效的交流合作,進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應用有效的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建立有效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此時學生年齡較小,因此很容易使其對語文中的新鮮事物產生興趣。互動教學正好利用這一點,通過師生互動模式的引入,在課堂中加入諸多互動情境,從而讓學生進行充分發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師生有效互動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無障礙溝通,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夠促使教師明確自身的教學存在哪些不足,從而及時完善。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促進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能夠使師生之間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相互理解,有助于學生有效學習。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中能夠有效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
(一)教師充分尊重學生,明確互動理念
教師應明確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而并非主導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平等性,以學生為主體,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積極發言,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與其進行互動,并有效引導。如果缺乏這一點,課堂將很容易失去秩序。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應以傳承知識、塑造人才為目的,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指導作用。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不懂之處能夠及時提出并解答,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準確進行自身定位,充分尊重理解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并科學合理地應用教學策略,實現師生高效互動,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創設情境,構建有效互動平臺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把控整個課程的進程,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只能在教師的主導下被動參與,以至于課堂氛圍沉悶,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提升。而應用互動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中師生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內容創設課堂情境,從而使學生參與進來,并與教師交流溝通,以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墨梅》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如果此時你面前有一株墨梅,你有什么想對它說的嗎?”為了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情境中,教師可以適時為學生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借此使學生放松心情、放飛思想,來到墨梅前。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質疑提問,讓學生在質疑中獨立思考,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或想不通的問題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進而在互動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
(三)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師生互動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成績并非第一位,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從而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與生活是有機融合的。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結合視頻圖像,促進學生對桂林山水的了解。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在生活中自己認為哪里的景色最美,最能吸引人,此處的景色又有哪些特點,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將自己看到的認為最美的景色講述出來。此時,如果有學生說最愛的是西湖,而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西湖,有西湖與漓江的比較,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形容一下西湖的美,這樣起到了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的作用。這種通過生活經驗進行師生互動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語文教學活動緊密聯系起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設置游戲教學,促進師生互動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取設置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創設。游戲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將知識點貫穿于游戲中,從而讓枯燥的知識生動有趣。教師可以多了解學生所熱衷的游戲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接龍游戲,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的回答。還可以采取小組劃分的方式,使學生之間產生競爭意識,進而提升對課堂內容的注意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實質在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從而達到師生共同投入教學情境的效果。互動模式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師生參與的熱情,同時還能夠通過學生課程學習意見的收集,以及有針對性的課程提問情境設置,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課程安排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互動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然而,有效的師生互動需要教師增強互動意識,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完善教育手段,進而使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顯著增加,從而真正實現有效互動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婉婷.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3).
[2]周麗娜.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師生互動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教育研究,2014(17).
作者簡介:馬西剛,1963年生,回族,專科,寧夏隆德縣人,主要教學小學語文。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