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交際工具性的學科,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個人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從閱讀中獲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重視閱讀教學的有效,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個性化的閱讀品質,能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主動積極地進行思維和情感活動,獲得知識體驗、思維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個性閱讀;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學生學習品質、素質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教育培養。初中語文教學肩負著有個性、有思想和有創新意識的未來人才的培養重任。因此,我們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閱讀方法的形成,讓他們獲得一定的閱讀策略,讓閱讀成為學生自己的行為,在閱讀中獲得滋養、塑造人格、培養個性,獲得健康發展的力量。
一、初中語文閱讀需要學生個性化開展
閱讀的文本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的語文各項能力和素養都可以在閱讀中獲得。閱讀是語文教與學檢測的重點。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任務和要求,是學生會學、能學的起點。但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一篇文章閱讀中,學生對內容的感知、把握和生出的情感是不同的,因為他們的語文知識、欣賞水平、生活經歷、發展體驗是不同的。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也只有重視學生這樣的個性差異,才能激起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思維,獲得閱讀的收獲和對人生的啟迪。
現在的教育強調學生能力的教育,我們在語文閱讀課堂就應該讓學生展示自我,表達自己的閱讀認知,表現自己的內心思考、精神世界;展示自己的閱讀體驗、閱讀思維,獲得創新性的閱讀。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進入青春期,他們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思考,心理發展處于焦慮、不安和矛盾中,所以他們的獨立性日漸增強,渴望得到認同與歸屬感強烈。而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個性的展示,能讓他們有個性閱讀的機會。那么培養其良好的個性,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能讓學生在釋放個性、張揚個性中形成個性化閱讀思考和創新閱讀。
二、初中語文個性閱讀教學推進的策略
新時期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我們在重視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自主學習、思考的興趣,形成個性化閱讀思維和方法。
(一)營造學生張揚個性的課堂氛圍
新課程理念重新定位了課堂中的師生關系,我們要順應時代和潮流,積極做好學生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工作;要積極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人格的民主的學習氛圍,在平等、友善和寬容中進行互動。如在《背影》這篇課文的學習中,課前就讓學生找一找、想一想父親這一角色,讓他們說說自己經歷和閱讀過的父親形象,談談自己對父親的情感。如此,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夠感受到普遍意義上的拳拳父愛,而且還能人性、客觀地看待父親的缺陷和不足。如此,我們在《背影》的學習中,加入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和朱自清父親的一些資料,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能更全面地理解父愛。“對文中寫了幾次父親的背影,為什么作者沒有正面寫父親”這樣的問題,學生聯系自身體驗,就能知道是父子之間相互關愛,卻不想讓對方感到難過。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為了營造良好的個性閱讀氛圍,可以多做參與者和引導者,多讓學生去發現,去質疑,去交流,去探討;不能再強行地把學生的思考納入固定的答案,應該鼓勵學生個性化地發現和思考,做他們個性閱讀的推進者。
(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與思考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文本的互動,而前提是了解作者、深入文本。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時,要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和思考。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課前自主閱讀和質疑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盡可能地圍繞學生課前的問題和思考開展教學活動。如在魯迅小說《孔乙己》的學習中,我就讓學生課前閱讀質疑,然后讓學生提問,大家閱讀思考,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困惑。如有學生對文中的“孔乙己為什么總是穿長衫”感興趣,就提出了“孔乙己為什么要顯現自己的身份、熱衷科舉呢”“文中‘我’對孔乙己的態度和別人有什么區別”等問題。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如第一個問題,有學生得出了這篇課文的寫作目的——通過對苦讀半生、可悲與可憐的孔乙己的描寫,批評了舊思想、科舉制度對人的思想鉗制和毒害之深。學生還可以得出孔乙己的種種言行現在讀起來可笑,恰是社會上眾多功名不就讀書人的縮影,是時代的悲哀,是人性的扭曲和摧殘。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要形成個性閱讀能力,需要他們精讀文本,能夠聯系作品的時代、作者寫作的意圖和作品對當下生活的意義影響進行多維思考,從而獲得新的收獲和啟迪。當然,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得出情感和思想,如《變色龍》中眾多人物在狗咬人事件中出場,那么,就要注意描寫他們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怎么讀,如何讀出作者的情感和我們的情感。
另外,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還要注意對比閱讀、主題閱讀等各方面的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分析鑒賞能力,獲得個性化閱讀思考和成果。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閱讀的主體性發揮,通過有效地指導和組織,讓學生課前能夠質疑思考,在課中能夠自由交流和展示;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運行閱讀積累 和生活體驗,與文本的語言、人物和思想進行對話,從而形成個性思考,在原有的知識結構的重組、發揮和生成中獲得個性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吉珍.個性化閱讀與感悟[J].新課程學習,2015(4).
[2]何滿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5(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