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年級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期,也是人生的轉折點,面臨升學的選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尤為重要。因此,復習不僅要有的放矢,更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全國各地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考試要求,各學科針對要求都會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用來指導教學實踐活動,語文教學工作也不例外。
【關鍵詞】實踐;思考;中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九年級是學生初中學習階段的關鍵節點,對每一位任課教師來說任重道遠。回眸過去,一年來的九年級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既充滿著辛勞,也有滿滿的收獲。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筆者愿意與同仁們分享自己一些不算經驗的經驗。
一、深研細鉆要求,指導中考實踐
考試要求是中考的風向標,每年都會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我在九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考試要求,扎實備考,力求做到化繁為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探索中汲取營養,成長自己,迎接中考。因此,我在備考中做到每一個考點都進行細研,精確解讀,使之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我還積極參加集體教研活動,通過交流、分享了自己和其他老師的經驗,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組織教學實踐活動我更有信心。
二、筑牢夯實基礎,強化中考考點
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學生使用的教材,部分內容與時代落伍,考試要求根據變化了的實際進行調整,及時捕捉信息很重要。我在九年級語文教學中根據中考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制訂了切合實際的操作性強的教學計劃。我把九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劃分為五個輪次:第一輪次:當年的11月初完成教材的教學任務;第二輪次:次年的1月份,以文言文為重心,按照考試要求,重點把握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第三輪次:3月份進行現代文閱讀能力提升訓練。主要通過經典題型,引導學生學會現代文閱讀的技巧,通過練習提升學生的能力;第四輪次:4、5兩個月,點撥、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復習,查缺補漏,具體做法是運用綜合試卷,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基本情況,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第五輪次:6月上旬,限時訓練,全面提高。
通過幾輪復習,基本解決學生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問題,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考上理想的學校。
三、科學合理安排,注重體系
復習課需要科學、合理、靈活地籌劃安排。我在安排復習課時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潛能,引導學生在動手又動腦的活動過程中樂中求知、樂中成長。比如我把帶有趣味性的考點知識用游戲的方式和學生互動,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身心,提升了文化素養。
四、強化主體意識,重視批改
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是兩個主角,“教”和“學”是孿生兄弟,學生學習的進步程度與教師的引導、點撥等分不開,而語文的工具性功能和語文教學也是分不開的。為此,我通過一些具體的工作強化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比如從批改做起,配合解題思路講解,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在實踐活動中,我的作業批改以檢查為主,主要把握學生對處理問題的方法、技巧運用的熟練程度,還存在哪些不足,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業,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師生互動中加深彼此了解,便于溝通、交流,尋找差距,彌補不足。
五、優化組合閱讀材料,提高寫作能力
近年來作文的命題材料來源很多,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時事性很強。我根據這一實際,和學校有關方面進行商議,每一天的新聞時段如晚7點的晚間新聞組織學生收看,學生的閱讀課組織學生閱讀、瀏覽報紙、報刊,組織學生收看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和頒獎晚會,擴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面,拓展學生的信息空間。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發展了。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指導學生進行命題作文和不命題作文的寫作,先找一些范文,要求學生按照“縮”“擴”“續”“模”幾個環節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最后進入獨立寫作,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堂是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能力的大本陣營,課后的積累、總結是提高成績的大后方。了解、掌握學生非常必要。那么,如何去了解學生就顯得很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組織學生開展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互動活動,我是小小演說家,我的地盤我做主,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等。在活動中去發現學生的亮點,以此為切入點,深入了解學生,做到把握學生的學情,摸清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切實提高各方面的素質。
經過一年的奮斗,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因此獲得社會、家長、學校的好評,肯定了自己的工作價值和意義。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繼續自己的使命。若干年后自己將不會因虛度年華而后悔。
參考文獻
[1]秦富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
[2]張順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2(12).
作者簡介:聶巧霞,女,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王嶺初中教師,中學二級,擅長課程管理研究。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