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話題作文寫作范圍寬泛,容易出現內容泛化、文意散漫等問題。本文以2017江蘇高考作文題為例談話題作文審題立意路徑,具體分析虛實切換、拓展思路,善用提示、明確方向,以問導寫、深入挖掘等實施路徑。
【關鍵字】話題作文;2017江蘇高考作文;虛實切換;善用提示;以問導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題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題方式,縱觀題干,與其說此題是新材料作文,不如將之歸入話題作文范疇。下面我們以2017江蘇高考作文“車來車往”為例,談談話題作文的審題立意路徑。
2017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請以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一般來說,話題作文題目只提供寫作內容的核心,考生所寫內容在話題范圍內即可。較之其他類型作文的命題方式,話題作文提供的寫作范圍相對寬泛,審題立意門檻更低,為考生提供更寬廣的發揮空間。然而,“寫作范圍相對寬泛”這個特點也使考生不易抓住話題重點,容易出現內容泛化、文意散漫等問題。
其實話題作文寫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針見血”。能否在話題所給范圍內化大為小,“擇其一點”深入思考是能否寫出內容充實、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文章的關鍵。具體來說,有以下路徑可供大家參考。
一、虛實切換 拓展思路
“虛”與“實”是相對的兩個概念:“虛”是主觀的、抽象的,“實”是客觀的、具體的;“虛”是深層的、含蓄的,“實”是直白的、明朗的。就作文話題而言,所謂“虛題”,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語為話題或標題的,所謂“實題”,則是一些提供了具體人物、事件、事物等方面材料的話題或命題。
寫作中虛題實作,實因虛更可見其具體;實題虛作,虛因實可見其抽象。
比如以“墻”為話題作文時,“墻”這個話題屬于實題,一味寫實難以寫出深度,文章意蘊容易流于表面。若實題虛作,則可以運用聯想,由此及彼,表達更縱深層次的思考。例如由具象“墻”隔斷的特征聯想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壁壘問題;由具象“墻”保護的功能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父母對子女的“保護”,等等。
2017江蘇高考作文“車”的話題也屬于實題,若實題實作,可將“車”具象化,選取與你生活息息相關的引發你思考的某輛車或某類車展開作文,就車談車、就車說人,遷移故事、綰結人情,適合記敘文或抒情散文的寫作。若實題虛做,可將“車”的概念虛化,根據“車”的特征尋求蘊藏其中的觀念與哲理,比如由“車”的速度聯想延伸至“快”與“慢”話題的思考,生活中“以車識人”延伸至功利價值觀的批判,由“車”的變化反思“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系,等等。
二、善用提示 明確方向
話題作文往往會有話題提示語,為寫作者提供具體的寫作角度。
比如2005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
紀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對人對事表示懷念。它既可以是國家、民族對已有榮譽的回憶,對過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個人對往事對親朋表示的懷念。紀念又不同于懷念,它不僅僅是內心情感的涌動,它還是思想與行動的結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節日慶典是紀念,樹碑立傳是紀念,種一棵樹或寫一篇文章也是紀念……形式或許不同,但意義同樣真切。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堅守信念,傳遞勇氣;它珍藏感動,分享幸福;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
請以“紀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800字以上。
2005年廣東省高考以“紀念”為話題寫作,話題提示語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提示語中,第一句是“紀念”的定義;第二句分析了“紀念”的不同類別;第三句則針對“紀念”與“懷念”的異同進行辨析;第四句是“紀念”內涵的外延;第五、六句涉及“紀念”的意義與價值。以上提示語為考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有引導考生思路的作用。考試作文時照應暗合作文提示語,自然可以生發出具體的寫作角度。
再看2017江蘇高考作文題,材料由三句話組成,核心詞匯是“車”。第一句“生活中離不開車”引出話題;第二句“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說明特征;第三句點明“車”所承載的價值與意義:見證時代發展、承載世間真情、折射觀念變遷、蘊含人生哲理。
材料提示語從不同角度提示著考生的作文方向:說車的種類和形態,方便寫說明文;說車承載了世間的真情,方便寫與車有關的記敘文和抒情散文;說車蘊含著人生的哲理,方便寫議論文。
三、以問導寫 深入挖掘
從話題的不同角度提問題、深入挖掘內涵,大題小做,寫出深度的思想和見解。
比如下面這道作文題:
請以“慎獨”為話題,自定立意,自定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我們可以這樣展開縱深思考:什么是慎獨?(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兩個角度考慮)為什么要慎獨?(從自我與社會兩個層面思考)怎樣做到慎獨?當然,你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發問,將話題作為條件或者因果,推斷結果與原因。比如推斷出要“慎獨”的原因,或者補充“慎獨”的好處、不“慎獨”的后果。你還可以對話題進行價值評估。比如評價“慎獨”對人生修養的意義,反對缺乏自律、沒有堅守、表里相悖的人生價值觀。
再看2017江蘇高考作文題,假設采用“以問導寫”的方式挖掘內涵。首先可以問:“車”蘊含的具體人生哲理是什么?這個人生哲理和“車”的內在邏輯關聯在哪里?我們如何看待這一關聯,等等。如果考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層層發問,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比較容易挖掘有自己創造性的觀點。
話題作文寫作時,既不能籠而統之、不著邊際地空談,也不能面面俱到、蜻蜓點水地泛談,“擇其一點”深入思考,方能言而有物、深刻豐富。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