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現:有些孩子讀的書很多,閱讀量很大,可寫起作文來卻內容空洞、文字干癟。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兩者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呢?筆者分別從低、中、高年級段啟動班級“讀書日記”模式:一是繪本日記——閱讀與積累感悟共生;二是童話日記——閱讀與想象表達共生;三是群文日記——閱讀與思維發展共生。通過班級“讀書日記”形式,將閱讀與寫作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影隨形,真正做到了閱讀與寫作的互利共生。
【關鍵詞】繪本日記;童話日記;群文日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闡明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但是各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不一樣,《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各年級段孩子提出的閱讀與寫作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有一定的梯度性和序列性。那如何在各年級更好地推行“讀書日記”呢?我將讀書日記分為“繪本日記”“童話日記”“群文日記”這幾種。
一、繪本日記——閱讀與積累感悟共生
繪本是孩子讀書的最初入口,繪本里有出色的文章、精彩的圖畫。圖畫最能吸引孩子的眼睛,如果再加上文字的輔助閱讀,就會將孩子帶入閱讀的世界。一年級孩子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再加上缺乏耐心,注意力比較短暫,因此,孩子的閱讀基本以“繪本”為主,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愛心樹》等,那么如何體現閱讀的價值?如何在低年級為孩子將來的寫作奠定基礎?我便試行了讓孩子們輪流寫“繪本日記”。
從一年級學生學完漢語拼音開始,我就引導學生每天寫一句話,這一句話可以是你覺得繪本中最有意思的或最難忘的一句話的摘抄,也可以是你讀了這個繪本故事后的一句話的收獲。剛開始,孩子們基本上都是摘抄,但到了下學期,孩子們已經開始寫一句 話……其實“繪本日記”就是日記的啟蒙——寫話。這個階段主要就是讓孩子們在保證一定閱讀量的基礎上,積累一些好詞佳句,簡單地寫自己的閱讀感受。“繪本日記”的推行讓低年級孩子走進了閱讀的世界,增長了知識,涵養了性情,在閱讀中達到了積累感悟的目的。
二、童話日記——閱讀與想象表達共生
童話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它是激發兒童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最好文學樣式。到了中年級,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量,表達能力也日益漸強,這時就以閱讀童話為主,努力讓童話的讀者長大后成為最具想象力、最具創造力的人。例如推薦孩子們閱讀《格林童話》《海的女兒》《小王子》……這時,我就讓孩子們輪流寫“童話日記”,可以是自己讀書的收獲,對書中某些片段的看法或感受;可以是對書中一些情節展開的想象補白;也可以是對故事的續編……
例如在閱讀了《海的女兒》后,有的學生在續編故事時寫道:
在化作泡沫后,小美人魚每天用心感化心存邪惡的人。有一天,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天使,她對小美人魚說:“現在你已經做了9999件善事,如果你再做一件,就可以實現一個愿望了!”小美人魚急切地說:“那我可以變成人嗎?”天使微笑著說:“當然可以。”小美人魚非常開心,和天使告別后就去做第10000件善事了。
……
她也因做滿了10000件善事而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公主。
當風兒輕輕地吹動樹葉,當小鳥們婉轉地唱起歌,當樹葉開始幽雅地舞動,王子醒了,他一眼認出了小美人魚,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他們與女巫作斗爭,終于勝利了。
從此,小美人魚成了一名真正的公主,她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學生在童話的世界里遨游,發展了想象力、創造力和表達力。《童話日記》在中年級的推行,讓閱讀與想象表達共生。
三、群文日記——閱讀與思維發展共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寫道:“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確實,高年級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能力,我們教師要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靶向的要求下,帶領學生通過不同領域、不同主題、不同體裁風格的文本進行閱讀,掌握該類文章的閱讀方法,揣摩其表達技巧,激發學生的思維波瀾,產生創新成果。于是,在高年級,我推行“群文日記”。所謂“群文日記”,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充分發揮讀寫一體的聯動效應,將閱讀感受與收獲及時轉化為寫作活動,形成一篇篇日記。
例如蘇教版第九冊中的《黃鶴樓送別》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與《芙蓉樓送辛漸》《贈汪倫》《別董大》這幾首送別詩組成群文閱讀。以《黃鶴樓送別》為范本,綜合討論:一般情況下,詩人寫送別詩時會寫哪些內容?學生討論后會明白:時間、地點、天氣、心情等。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將其他三首詩改寫成《王昌齡日記一則》《李白日記一則》等。學生有了《黃鶴樓送別》這首文包詩的引領,又有了送別詩的群文閱讀基礎,很快便會展開想象,饒有興致地寫起日記來。群文日記好比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快樂旅行,沿途風景絢麗多彩,讓孩子隨著閱讀的本性暢游于多個文本,在獲得精神豐盈的同時拓寬閱讀與思維的空間,提升寫作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作文的評改,創新評改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作文進行評價、欣賞與修改。高年級的孩子也已具備了評價能力、修改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這時我們不能只是一味地引導孩子們去寫,還要關注評改。
由此可見,無論是繪本日記、童話日記還是群文日記,既可以讓學生閱讀到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吸收經典文學的精華,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生習作力的發展。眾所周知,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兩柄利劍,那怎樣舞好這兩柄利劍?我想重要的是要找到兩者的結合點。我認為班級“讀書日記”就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生長點,它能夠促使學生由讀到寫、由寫到讀,猶如黏合劑一般,將閱讀與寫作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影隨形,真正做到了閱讀與寫作的互利共生。
作者簡介:陳娟,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 泰州市卓越教師培訓對象,海陵區名師工作室、名師班學員。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