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結合自身教學工作實踐,認為可通過品讀瑯瑯書聲、理解語言,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語言;激勵評價策略,鍛煉語言;引導寫讀結合,運用語言等有效策略和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是義務教育階段課時最多的學科,也是課堂教學爭議最多的學科,我們面臨的困難是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時找不到恰當的詞語,考場上對課外閱讀題更是一籌莫展,有的學生甚至沒有完整地閱讀一遍閱讀材料就匆匆答題,導致正確率很低。由此可見,語言文字訓練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筆者有幸參加了撫順市順城區組織的語文觀摩研討活動,加之自己平時上課、聽課的積累,談談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訓練的策略。
一、品讀瑯瑯書聲,理解語言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語言的學習主要靠讀,讀明白則不用過多地解釋,由此可見,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
縱觀我們的語文課,缺少的就是“瑯瑯書聲”,很多學生不能完整流利地朗讀所學的課文,究其原因,就是對朗讀課文沒有太多的興趣。再看我們的課堂,教師過多地分析講解擠占了學生讀書的時間,課堂上很少看見教師范讀,學生興趣盎然的朗讀。如何讓學生通過朗讀,走進課本,感悟語言,使課堂鮮活起來?有幸觀看了于永正老師執教的《給予樹》一課,感觸頗深。在學生輪讀課文時,教師及時評價,適時指導,對于學生不易讀對的地方采用教師帶讀,讓學生練讀等多種方式,直到學生讀對、讀好為止。課文最后一段,于教師進行了范讀,并告誡學生讀書要像說話那么自然,眼睛要看準,不要著急,然后像老師那樣好好地讀一遍課文,先想想老師是怎么讀的,你就怎么練,然后照著老師的樣子讀,學生練讀課文時,于老師巡視指導,側耳傾聽,課堂上逐漸書聲瑯瑯。
如果長此以往,我們也像于老師這樣訓練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習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有一個飛躍的。
二、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語言
語文教學中,對語言文字的涵泳品味是教學的重點,這就需要師生沉下心來,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間,徜徉在語言的世界中,去品嘗語言文字的含蓄美,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練美,從而習得言語經驗,為自己所用。
如教《泊船瓜洲》一課,緊扣“還”字導讀全詩,“離家 近—應該還”,“離家久—更該還”,“思家切—不得還”。“還”字統領全文,使學生的情感和認知步步升華,領悟了北宋重臣王安石“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同時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練,體會語言的魅力。
又如吉春亞老師在執教《赤壁之戰》一課,當一名學生讀:“江南隱隱約約有些船帆……果然有一隊帆船直向北岸駛來。”學生誤將“帆船”讀成“船帆”,吉老師巧用這個誤點,引發了課堂上的精彩:首先,吉老師告訴學生讀錯了,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兩次都用帆船呢?”經過師生討論,學生明白了,士兵距離遠,隱隱約約看到的是船帆,東南風急,船速快,一眨眼的工夫,曹操看清了是一隊“帆船”。“船帆”與“帆船”二字位置的不同,意境不同,結果當然不同,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從中我們也看到老師在處理學生誤點方面表現出的教育智慧,更看出抓住重點詞匯理解語言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學也要及時點撥,適時啟發使學生掌握找重點詞體會作者意圖的方法,預習能力會加強,同時掌握了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三、激勵評價策略,鍛煉語言
農村的孩子常常怯場,經常說話時出現吞吞吐吐、含混不清、詞不達意、顛三倒四的現象,甚至不愿說話。久而久之他們思維越來越慢,注意力也容易轉移,緊張的心理導致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更不愿意與人說話,說得也就真不好了。學生與人進行語言交流時抓不住重點,離題萬里,漫無邊際,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要說的內容,話語連貫性差,缺乏條理性,這時如果不進行鼓勵,那孩子就會沒有了語言溝通的能力,將影響他們今后的社交能力甚至生活。
四、引導寫讀結合,運用語言
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學習語文,離不開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離不開文質兼美的文章、課例,更離不開觸景生情的寫作。張志公強調:“要帶著寫的問題上閱讀課”,特級教師趙景瑞老師強調:“要讀中探寫,讀中插寫,讀后學寫。”可見,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
(一)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農村孩子見識少、膽子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思維水平單一,因此教師要創造適合孩子語言鍛煉的特殊場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先圍繞家庭和學校的生活或家庭成員、同學們的趣事入手,一點一點引導,逐漸提高表達能力。
(二)實物創設情境
小學生智能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淺,因此,在教小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的方法。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布置任務,讓孩子觀察身邊的小貓、小狗、雞鴨鵝的有趣的事引導其寫小作文,甚至帶小貓小狗進入課堂,邊觀察邊講解邊訓練。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被打開,也會覺得有話說,逐漸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
語文教學中加強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希望我們的語文課能真正成為學堂,學生沉潛于文字,主動與文本對話,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碰撞的活動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習得言語經驗,并且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楊蓉.語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
[2]王萬軍.語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3]楊曉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探究[J].才智,2014(2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