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論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預習”這一教學環節,著重論述了從五個方面引導學生自主設計預習卡片,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從而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自主;預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學習的世紀,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而終身學習則要通過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來實現。學習應該是學生自覺和主動的事。新課標也強調了要注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預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自主的學習活動,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學能力。我們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他們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將來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索取新的知識。
學生的自學能力從何而來?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習慣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提前預習,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調動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我市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也強調了預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在預習時,方法過于單調,把預習理解為把課文讀上一遍,標出自然段與生字詞即可,最突出的問題是預習的有效性低。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精心指導,悉心設計
“預習”這個環節在中年級可在教師指導下課內完成,高年級逐步放在課前完成。學生升入三年級,教師就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預習課文,并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與步驟。
要想真正地讓學生的預習能力得到提高,我們可以精心指導學生自主設計預習卡片,當然,指導學生自己設計預習卡片,要體現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設計:
(一)讀課題,想內容
讓學生每接觸一篇新的課文前,先閱讀課題,根據課題提出問題,來揣摩課文會寫什么內容,腦海中會產生哪些想知道的問題,然后再讀課文,印證自己的判斷與課文內容的差別。例如,在學習《花鐘》這一課時,很多學生根據課題提出了問題:花鐘在什么地方?花鐘什么樣?是用哪些花做成的?課文為什么要以“花鐘”為題目……這些問題能引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查資料,明背景
教材中很多的文章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對于課文內容很難引起共鳴。對于這一類課文,我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及作者的一些資料,如在學習《小攝影師》一課時,讓學生搜集高爾基的相關資料,了解他是位名人,更是位忙人,學生就能更好地體會到高爾基關愛兒童的偉大品格。
(三)初讀文,掃障礙
這一步,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給文章標出自然段。在書上用不同的符號,標出生字、生詞、多音字等疑難的地方,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弄懂詞義,看哪個字不好掌握,想一個好辦法記住它們。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為下一步讀懂課文打下基礎。
(四)再讀文,理思路
讓學生在前面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再去讀課文,這次讀課文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預習后能悟出作者的寫作思路,能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談出自己初讀課文之后的感受。
(五)細讀文,靜品味
學生在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以后,讓學生再次靜下心來讀文章,畫出自己認為好的詞句(有能力的學生可以想一想,這些詞句好在什么地方)、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還可以把這些詞語或句子摘抄下來,等上課的時候交流。在這個環節中,還要鼓勵學生通過默讀思考,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或者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獨特見解,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具體體現,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雙邊活動奠定基礎。
以上五大步,對從哪些方面設計預習卡片做了一個大致的引導,教材中每篇課文體裁不盡相同,訓練重點各有側重,所以設計預習還要從教材特點出發。設計預習時要讓學生注意體現不同體裁的教材特點,使學生逐步掌握預習各類文章的規律,具體到每一課,避免“清一色”“流于形式”,盡量使卡片最實用。如《第一場雪》一文中,作者運用一些疊詞描寫雪景是這篇課文用詞上的一個特點。設計預習時,要求學生思考的內容要涉及:①找出文中的疊詞,能按ABB、AABB、ABAB的形式歸類整理。②想一想,作者運用這些疊詞分別描寫什么。③試著寫出自己知道的疊詞。
二、照顧差異,共同進步
學生在設計預習卡片時,我們老師要照顧學生的個別性、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做卡片的要求不要一刀切,不能固定。對于后進生要考慮到他們的能力,適當降低要求,使后進生預習時有事可做,而且能夠解決一些問題;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則可適當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他們所提的見解可以更有深度些,我們還可以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進行分組學習,如對于古詩這一類型文章的預習,學習能力相對差些的學生,在設計預習卡片時,可以只弄清作者的資料,讀通詩句,并結合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而對于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在設計預習卡片時,就要提出“弄懂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感情”這樣的要求。
三、督促檢查,及時反饋
有布置,就要有督促檢查。學生的預習卡片做得怎么樣,使用情況如何,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在小組及全班交流的時候,我們教師要多留心,及時表揚做得質量較高的學生,鼓勵大多數學生,甚至可以定期對學生所做的預習卡片進行評比。
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主要靠學生持之以恒的預習實踐。只要我們長期堅持,經常指導,讓學生自主設計預習卡片,學生的預習能力一定會有很大提高!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