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互動性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來營造熱烈、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性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猶如課堂的“主導者”,常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很多小學生看到語文教師嚴肅的臉孔,心中充滿害怕,試問這樣的師生距離,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問題,哪里還敢向老師請教呢?加強小學語文課堂的互動,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來在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以溫和近人的態度向學生傳授知識,形象和藹可親,更好地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當學生在遇到語文的問題時,不會拘謹與老師的交流,減少學習上的疑惑。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用在小學語文師生身上同樣適用。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越多,越能有效地制訂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互動教學能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和學習需求。
一、創建民主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互動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小學生年紀偏小,且他們這個年齡段有個特點,哪位教師對學生好,他們就信任哪位老師的話,喜歡上哪位老師的課。因此,為了更好地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學,教師首先要創建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足夠的親和力,形成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在互動式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當前的角色應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會“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討論,從而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親近感,充分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在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與他人的雙向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共同提高語文的水平。
例如在學習《神筆馬良》時,學生都知道馬良有一支神奇的筆,因此,我利用“神筆”作為互動的切入點。我拿出一支毛筆,說道:“同學們,今天我也帶了一支神奇的筆過來。”然后假裝在提前處理過的紙上寫字,寫完之后卻沒有字顯示出來,我接著說:“接下來,即將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我將紙放進水里浸濕,紙上的字馬上顯示出來了。通過表演一個“小魔術”,立刻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都在紛紛討論此事。此時,我問道:“同學們,你們想學習老師的這門絕招嗎?等你們學完課文的內容,看看馬良的筆有多神奇,老師再來教你們可好?”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好。”果然,每位學生都聽得很認真,都被馬良神筆的故事所吸引,此時我便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筆,你會用來干什么呢?學生都很積極地投入到問題的討論中,并在學生討論完畢后進行提問,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豐富互動的形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認為:“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而互動課堂,就能營造出這樣生機勃勃的課堂氛圍。課堂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為了達到更好的互動效果,教師應變著心思,設置出更多有趣和有活力的互動方式。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啟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文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世界上著名的建筑物給學生觀看。當看到比薩斜塔時,學生們都很驚訝其結構之神奇,此時教師可以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假如你在塔頂同時扔下兩個重量不一樣的鐵球,哪個會先著地呢?”有的學生認為是較重的鐵球先著地,有的學生認為是較輕的鐵球先著地。教師可以讓兩位學生上來講臺進行演示,其中一位學生從同一個高度同時放手,讓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落下,另外一名學生觀察兩個鐵球落地的時間,結果顯示兩個鐵球是同時著地的。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不迷信權威,要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執著、勇敢地追求真理。
再例如在學習《漁夫的故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電腦住宅》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電腦的好處和壞處進行一場辯論賽,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三、加強新課后的互動,鞏固和拓展知識
課堂的學習過程很重要,課后的知識鞏固和拓展也同樣不可忽視。在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教師不要急著進入下一篇新課的學習,而應利用更好的互動教學的手段,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相關的知識,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比如學習完《媽媽的賬單》一文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動教學,進行課后互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比如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小彼得不應該問媽媽要報酬;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思考一下:母親為小彼得十年來的辛勤付出,除了那四條款項,你還能為這份母親的帳單列詳細點嗎?很多學生都樂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意識到小彼得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也對生活中的自己進行檢討,體會到母親的辛勞。在整個互動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充滿著和諧、愉快的氛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積極溝通和交流,在教學上做到了有效的互動,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小學語文互動式的課堂是生成智慧的課堂,更是喚醒學生求知欲望的課堂。而這樣的互動教學需要教師精心構建,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出熱烈、奮進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在互動中學會溝通、交流、表達、感悟,找到學習的方法,揚起自信的風帆,不斷地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的技能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袁敏.增強小學語文課堂互動交流的策略.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3).
[2]丁國輝.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研究.未來英才,2015(3).
[3]孔梅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探究的有效性.吉林教育:綜合,2016(3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