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作為學生基礎知識打基礎的階段,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各方面知識的扎實學習,是學生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而課堂學習是學生小學階段主要的學習途徑。因此,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就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評價;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在安排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首先考慮到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難以集中課堂學習注意力的特點,開展一些加強師生課堂互動交流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呢?
一、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要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首先要使學生明確自身課堂學習主人公的地位,使學生明白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安排,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派上用場。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討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學會尊重別人的想法和勞動成果,同時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對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進,進而提高自身的自我反思能力。這樣做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保證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引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同時,教師需對小組討論的主要任務進行提示,保證學生小組討論的進度,避免出現學生借口小組討論說閑話,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情況。“同學們,老師現在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大家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討論一下有關這篇課文主旨,看看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類似的話不僅可以點名小組討論的目的所在,同時還可以采用正面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口頭講述和板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這樣做不僅不能夠幫助教師達到營造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甚至還有可能因此扼殺學生的個人想法,不能深入挖掘學生的個人潛力,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往往達不到教師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而現代教學中,由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引進,教師得以從繁重的課堂板書中脫離出來。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新奇、方便、快捷的特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提出課堂問題,展示與課堂知識相關的圖片視頻,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正可謂一舉多得。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使學生明白網絡技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提醒學生將網絡技術當成自己學習的工具和助力,千萬不能沉迷于網上一些不良信息之中,耽誤自己的學習和前程。
例如在學習古詩《春曉》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古詩作者的簡介,古詩內容翻譯,以及古詩在課外拓展延伸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這首詩中“曉”是早晨的意思,“聞”是聽見的意思,“啼鳥”是鳥叫的意思。教師可以首先對古詩中的關鍵詞進行提示,引導學生進行古詩翻譯,然后教師可以針對這首詩的意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這首詩中作者以我描寫了春天早晨醒來的所見所聞,天亮了,悅耳的鳥鳴聲、風聲、雨聲,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為整首詩奠定了輕松愉快的基調。”類似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古詩詞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設置課堂漸進式問答環節,培養學生問題思考能力
學生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必須首先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積累過程,還是一個學生主動探索,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過程。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拓展能力,不僅僅是學生以后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學生只有在不斷的訓練中,逐步提高仔細審題,謹慎做題,嚴密思考的能力,才能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做到事半功倍。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課堂漸進式問答環節,培養學生問題思考的能力,提供給學生能力提高的一個平臺和機會。同時,這也是加強師生課堂互動的一個機會。
例如在學習《少年王勃》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由易到難的漸進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和文章內容的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進行課文內容中生字生詞的理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總結。“這篇文章是一個簡單的記敘文,講的是王勃年少時的一段經歷。王勃去遠方探望父親時,路過南昌,一位姓閆的都督聽說他非常有才氣,邀請他去滕王閣上赴宴。在所有人面對眼前風景不知如何描述的時候,王勃信口拈來,為后人留下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類似的句子可以幫助學生做到文章內容的總結,培養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
四、總結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課堂學習中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始,開展一系列的師生互動環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及設置課堂漸進式問答環節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閩彥.語文優質學習的內涵、特質、意義及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1).
[2]顧悅梅.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