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語文教學的模式正在發生較大變化。新型材料作文就是近幾年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對新型材料作文的內涵、教學重點和寫作方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提高高中作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型材料;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一、新型材料作文的內涵
新型材料作文其實就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礎上新增加了某些任務驅動指令來進行作文寫作,不少學者將該類型作文稱作“任務驅動型作文”,如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先生在2015年《語文學習》第7、8期發表的《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一文中也將“任務驅動型作文”看作“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仍然是議論文的范圍,卻與一般材料作文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在以前進行一般材料作文寫作時,要求學生從所給定的材料中尋找寫作的視角,由于所給定的材料種類、形式、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經常會發生套題現象。而運用新型材料作文來寫作時,所給定的材料大多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或經過加工的新聞材料等,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套題現象的發生。運用新型材料作文進行寫作,就是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來就事論事展開分析和討論,作文的內容不能離開所給材料。也可以形象地說,學生除了作文還有“其他任務”要完成,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寫作,而是將任務與作文結合,沒有任務就不存在作文,沒有作文就不能完成任務。
二、要加強作文思維教學
與傳統的靠事例支撐的三段式議論文教學相比,新型材料作文教學的兩大重點是思維和文筆,特別是對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新型材料作文寫作中,審題的難度有所降低,在所給的材料中,核心事件和作文話題都會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根據事件的因果關系進行思維分析和深入思考,就能透過事件的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出事件產生的原因。盡管作文審題難度有所降低,但是寫作的思維分析的難度依然不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材料的現象進行分析。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提煉出具有普遍性的原則或規律。例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乙卷作文就是新材料作文,安排了“對三名當代風采候選人物做出最后的選擇”這個任務,這就需要學生對所給材料,對三人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分析,然后要態度鮮明地詳述自己不選其他二人的原因?;谶@樣的任務就更能體現學生思維分析的價值和作用。二是對材料對立觀點的分析。在對材料進行分析的時候,既要有正面的分析又要有對立觀點的分析,以使自己的作文論點更有說服力,為此需要學生深入思考分析對立觀點的原因和出發點。三是對材料的原因分析。要寫出立意新穎的作文,需要對材料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分析,要從多視角、從方面來分析主因、次因、外因、內因、個人原因、社會原因等,找到原因才能進行深入論證。例如2016年福建省質檢作文給出如下材料:幾個同學談論自家傳家寶,小張說他家傳家寶是青花瓷,小程說他家傳家寶是爺爺的軍功章,小王說他家傳家寶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條祖訓。要求學生對什么樣的傳家寶更有價值作出判斷,然后自擬題作文。進行這樣的新型材料作文,就需要對三件傳家寶從家庭、社會、人生、國家命運、傳統與變革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挖掘出最有影響、最重要的價值進行論述才能寫出立意深遠的作文。
三、要重視作文文筆教學
對于作文寫作來說,思想和觀點是作文的內涵,而文筆則是作文的外表。即使作文有豐富的材料、深刻的思想、新穎的觀點,但是如果沒有優美的文筆也不能算上好的作文。因此,在新型材料作文教學中依然要非常重視文筆的教學。一是注重運用有代表性的材料和實例。進行作文寫作的文筆教學其核心就是對素材的運用。在作文寫作中,許多學生總是喜歡運用那些一成不變的名人名言,這很容易造成審美疲勞。新型材料作文和普通材料作文一樣需要豐富的材料和典型的例子作為文章論證的材料。要提高作文的文筆效果就要注重選用有代表性的材料和實例。就以2015年全國高考I卷作文題來說,它屬于新材料作文。所給材料是:大學生小陳用微博向警方舉報父親在高速開車時接電話,此事贏得網友點贊,卻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發了更大范圍討論。有一位考生以《有一種愛或許無須別人理解》為題進行寫作表達對小陳的支持。首先是從原則方面,認識到高速開車接電話是陋習;其次是從堅韌方面,一再勸說父親改變陋習;再次是從可愛與智慧方面,用盡各種方式后想到報警。從這三個方面組織材料進行論述,其選材角度好,既完成了規定“任務”又寫出了高質量作文。
二是加強詞匯和句式表達教學。要寫出高質量的作文,還要注重運用好的詞匯和正規的書面表達,避免口語化的隨意的句式表達。由于作文字數有限,不要使用啰唆重復的語言詞匯,應使用簡潔流暢的語言來表達復雜的思想和觀點。要注重各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這樣才能使句子表達豐富多彩。要避免單調的陳述和太多使用反問句,通過恰當的設問和反問句式的運用,就能使文章分析辯證更加深入,能使作文句式富于變化,起到畫龍點睛之效果,也能使作文具有亮點。
綜上所述,從普通材料作文向新型材料作文的轉變,是作文教學的重大變化,是作文教學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要提高新型材料作文的教學效果,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就需要改變作文教學的理念,既要寫好“作文”又要完成“任務”。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加強對寫作要求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作文立意水平;另一方面要教會學生運用具有深刻思想的材料和實例來寫出好文章。萬變不離其宗,提高新型材料作文教學的質量,應從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兩個重點方面入手,如此就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開.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J].語文學習,2015(7).
[2]張美杰.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兩個關鍵[J].語文月刊,2016(6).
[3]歐陽國勝.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內涵解讀與寫作指要[J].語文學習,2016(3).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