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程,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手段。而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責任。本文結合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其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人的一生中,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確保人們積極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基礎和保障。對于小學生成長而言,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才是真正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在當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下,人們在享受著人類文明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也承受著心理健康問題帶來的痛苦,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問題。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直接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之下,教師更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內涵,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的很多行為和價值觀念往往會在小時候就已經成型。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卻不容樂觀,主要如下:
(一)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無論是小學語文教師抑或學生的家長,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家長方面,尤其是對于一些“手機族”的家長而言,他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都沒有關注孩子成長的一些細節問題,甚至有些家長直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這種隔代教育的模式,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其次是在教師方面,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于所謂的優秀學生的評價,往往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評定標準,這就直接導致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其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會被成績的光芒所掩蓋,等到被發現時,為時已晚。
(二)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下
在當前的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絕大部分并沒有開設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望小學語文教師。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低年級階段,教師主要是重視學生的識字和寫字教學;而在中高年級階段,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師教學的核心,很少有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而使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效率低下,難以發揮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既然閱讀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哪些有效的手段,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整合呢?
(一)立足課文,尋找滲透點,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課本上的閱讀素材是學生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小學語文的閱讀素材內容是比較豐富的,其涵蓋的范圍也比較寬廣,如小學語文的閱讀素材涵蓋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也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地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通過對心理教育知識的靈活掌握,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及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點的掌握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尋找合適的滲透點,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過課外閱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而言,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共同構成的學生閱讀的兩大部分。前面他們談到了在小學語文課內閱讀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這里,我們主要分析的是在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是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作品。例如一些勵志的閱讀作品有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對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教師在推薦學生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應當進行有效的指導。而在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時刻影響著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滲透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或者是營造教學情境,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情景劇表演、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這些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地思考,認真分析閱讀素材的思想內涵,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相應的結論。這種實踐活動的形式,有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發展。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問題是最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不斷提升。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教師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本文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分析在新形勢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參考文獻
[1]李皖生.閱讀與心理健康在線閱讀[J].科學養生,201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