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農科院常年與永和縣合作建立了“永和模式”。永和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紅棗是當地主導和優勢產業。近年來,受災害天氣影響,紅棗成熟期裂果損失嚴重,當地農民因災返貧,外出謀生,棗園撂荒情況普遍,嚴重威脅到紅棗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和當地農民收入的增加。永和縣委、縣政府及時與省農科院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從2013年底始,農科院園藝所派出紅棗專家隊伍進駐永和,積極開展科技扶貧示范工作,并為紅棗產業發展單獨立項6個,投入項目資金近200萬元;對紅棗產業扶貧及健康發展進行了詳細規劃,與當地政府一道構建了紅棗加工和電商服務平臺,先后建立了4個600多畝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廣晉園紅、大荔龍棗、相棗1號、關公棗晚熟抗裂品種,推廣紅棗無公害豐產管理技術、紅棗防裂集成技術等;協助永和縣成立了紅棗產業協會,建立了兩處農民培訓學校,專家又與農戶“結對子”,累計培訓1萬人次。通過3年由點到面的技術推廣,全縣紅棗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先進技術輻射面達到3萬畝,示范園紅棗單產由以前的60公斤大幅提高到700余公斤,輻射點產量也提高到300余公斤,全縣紅棗產量增加了1000萬公斤,收入增加3000萬元。王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