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筱瑋
電競行業存在巨大缺口,預計2020年需求崗位57萬個,缺口高達83%
2005年和2006年,李曉峰拿了WCG世界總決賽冠軍。從此,電競行業無人不知中國有個Sky。而到了2014年,李曉峰選擇轉型創業。他定義鈦度科技是一家為電競行業服務的公司。
作為第一代電競人,李曉峰沒有吃到最大的那波紅利。他不像其他退役的電競選手一樣通過直播、開淘寶店來創業,而是憑借自身尚存的“冠軍”影響力順理成章地做起了游戲外設的開發。
和其他創業者相比,李曉峰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即他擁有“Sky”這樣一個拿過世界冠軍的名號。他毫不避諱地說,公司在前期宣傳的時候會刻意去強調“Sky”這個IP。
“無論是雷軍之于小米手機,還是羅永浩之于錘子手機,前期所有人的關注點還是在這個人身上。等到公司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大家才會關注產品。而只有產品真正好的時候,大家才會關注這家公司。”
從人到產品,再到公司,李曉峰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但老實說,世界冠軍這個頭銜在他創業的過程中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為你是Sky,投資人可能愿意見你一面,但會把你的項目看很多遍。回歸商業本質后,創始人的個人影響力越來越小。”
選擇做硬件,一方面是和李曉峰從小的經歷有關。他從小就對電腦鼠標、鍵盤這些東西很感興趣。出生于醫生家庭的李曉峰,如果小時候沒有去打電競,可能會順著他父親的意思去做一個醫生,或者去讀一個與計算機硬件相關的專業。
另一方面,在2014年,隨著電競行業蓬勃發展,玩家對鼠標和鍵盤的要求越來越高。
李曉峰覺得當時國內許多廠牌的產品還不夠完美,國外的產品又偏貴,其中他能發揮的空間還很大,就懷著這樣一腔熱血殺了進去。
硬件創業,很多初創型公司在供應鏈端或多或少會吃虧。轉型創業者,李曉峰最大的感觸是過去每天和游戲打交道,現在每天和供應商打交道。李曉峰和合伙人楊沛在起步階段考察了深圳、東莞、珠海等地做鼠標、鍵盤的工廠,只為找到最好的供應商。
李曉峰過去做電競選手和現在創業過的是兩種生活。電競選手更多是沉醉在游戲世界中,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王,不需要做太多其他事情,每天只要打好游戲就好,父母、朋友、粉絲對自己的期望就是把下一場比賽贏下來。
但選擇了創業之后,生活完全變了個樣。李曉峰要開始學著管理一家公司,需要去面對社會,需要去交朋友,需要去踩遍過去沒有踩過的“坑”……他要把自己從游戲世界中拉出來,回到現實世界里。
這個過程是痛苦且漫長的,這也是李曉峰后來選擇做電競教育的最大原因。
李曉峰認為,從產品性能上來看,鈦度科技沒法和其他廠商拉開多大差距。在他看來,鈦度科技是一家綜合性的公司,硬件只是其中的一塊業務。
不久之前,鈦度科技宣布成立電競教育業務品牌“鈦度電競教育”,李曉峰是主要牽頭人。
“作為中國從事電子競技運動的先行者,我一直以來都有做電競教育的夢想,希望能夠幫助熱愛電競的孩子找到一條出路,并為電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從業人才。”
李曉峰始終認為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電競賦予他的,因此一直想做點什么來回饋這個行業。
2016年9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增補了13個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從更高層面上對電競行業給予了支持。該專業自2017年開始招生。
目前,中國電競比賽觀賽人數已超過2.2億人,已成長為覆蓋了游戲研發公司、聯賽賽事公司、俱樂部戰隊、直播平臺、新聞媒體與衍生品經濟的龐大產業鏈,產值超過500億人民幣。
而與產業高速發展相對應的則是越來越大的人才缺口問題。騰訊電競數據顯示,當前電競產業共需求崗位31萬個,預計2020年需求崗位57萬個,而當前從業者僅為5萬人,缺口高達83%。
“鈦度電競教育戰略分為學歷教育和學院教育兩大板塊。學歷教育是聯合全國中高職和本科院校,通過提供電競整體專業建設服務的模式在院校中開展學歷教育。學院教育則是針對社會人士提供電競職業技能培訓服務。”鈦度科技總裁楊沛對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說。
目前,針對學歷教育板塊,鈦度電競教育設計了由專業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工具開發、實訓場地建設、評價體系建設、師資培養和引進、校企合作平臺搭建六項服務組成的完整專業建設體系。
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此前報道過英雄互娛和中國傳媒大學合作設立電競教育專業的事,和鈦度電競教育相比,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主要是圍繞公司本身的人才需求,而鈦度電競教育則是為整個電競行業培養全領域的人才。
鈦度電競教育是鈦度科技新的戰略布局,它不影響鈦度科技的商業模式,是另一個完全獨立運營的商業模式。并且對于鈦度科技而言,鈦度電競教育和公司對硬件產品的開發也有著互相助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