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因非法集資、資金鏈斷裂,公司與棲霞工商局失去聯系,因此被棲霞區納入異常企業經營名錄。”這是町町單車收錄在百度詞條的信息,“異常經營企業”六個字格外醒目。
町町單車是南京的一個共享單車品牌,由南京鐵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理,是最早出現在南京街頭的共享單車品牌之一。
2016年12月18日,町町單車網約公共自行車投放啟動儀式在江寧大學城南京曉莊學院方山校區舉行,單車車身為綠色,押金為199元。至2016年底,町町單車在南京市場已完成5000輛單車的投放,并稱將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8萬輛左右的投放計劃。
然而2017年8月2日,距離投放儀式僅8個月的時間,公司已是人去樓空,潦草收場,成為6月以來繼悟空單車、3Vbike停運后第三家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町町單車也因此在共享單車行業“聲名在外”。
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曾通過IT桔子提供的聯系方式撥通了町町單車聯系人電話(地址顯示是江蘇泰州)。
“您好,請問是町町單車嗎?”
“町町單車已經倒閉了,難道你不知道嗎?”
“您知道丁偉嗎?”
聽到“丁偉”二字,對方迅速掛斷電話,等記者再撥打過去想尋求更多細節時,已無任何回應。
丁偉是町町單車創始人,酷愛跑車,同時也是SCC超跑俱樂部會員。“90后”、南京本土企業、首家投放,這三個標簽讓丁偉迅速“晉升”為當地的創業明星,有多家媒體對其進行了報道。在今年1月當地電視臺《早安江蘇》欄目對丁偉的采訪中,丁偉向大眾講述了自己做町町單車的歷程。“如果我晚做一天,那么我進入和占領這個市場、讓大家看到我的產品的可能性(就會變小)或者是時間就會推遲,就跟打仗一樣。”鏡頭前,丁偉描述入局的急迫性。
然而,“創業明星”的光環并未給丁偉帶來持續的好運氣。
早在今年3月便有網友陸續反映町町單車的押金退款遲遲未入賬。在町町單車的微博賬號上,大量用戶反映自己少則一百、多則幾百的押金加充值金額仍未返還。町町單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單車系統出錯,但退款一直在進行中。然而隨后的澎湃新聞報道稱,經相關監管部門證實,他們已經聯系不上町町單車工作人員,此前的調解不得不終止,公司也早已“人去樓空”。
車還在,人卻不見了。
共享單車除了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對企業老板的社會責任感也提出了考驗。尤其是在大量用戶押金未退的情形下,町町單車以“跑路”這種方式收尾在全國范圍內或是首例。
打開App Store搜索“町町單車”,可以看到評論里充斥著“缺德公司已跑路”“垃圾單車”“騙子單車”這樣的言論。南京市停車設施管理中心也于9月28日發布通知,稱即日起開始清理町町單車。
或許這是當初雄心萬丈的丁偉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的一幕。
短短一年時間,共享單車行業處于第二、三梯隊的小企業接二連三倒閉,作為大玩家的“雙寡頭”——摩拜與ofo逐步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并向海外拓展業務。
據媒體報道,兩家公司都已制定了年底進軍20個國家200座城市的目標。摩拜目前已進駐意大利、英國、日本、新加坡四個國家,ofo已進駐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哈薩克斯坦、泰國、馬來西亞七個國家。在順利布局海外的同時,兩大玩家也把入局的門檻抬高到了讓第二、三梯隊的小企業望塵莫及的地步。
在兩大巨頭環游世界之時,市場的“淘汰賽”卻從未終止。算上“老板跑路”的町町單車,已有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遭遇洗牌。
政策方面,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在《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新出臺的政策或許也意味著該行業默許發展的政策紅利期已成為過去。
留給第二、三梯隊企業的問題正在變得更加棘手。它們要么把自己快速清算出去,要么變成一個資產,由大企業去收購。
也許正如網友所說,對于尚無盈利能力的行業,融資不暢、巨頭圍剿、一紙政令,或許不需要三方俱全,其中一方就足可讓“小玩家”的噩夢提前到來。